本報北京3月15日訊 記者鄭娜報道:日前科技文獻出版社發布的2007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05-2006)》顯示,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在經濟綜合競爭中你追我趕,形成良好的發展勢頭。
該報告采用國際上區域經濟競爭力研究的主流研究體系和方法,在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資料分析基礎上,涵蓋一級到四級指標共215個。
根據統計顯示,全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一級指標排名處于上游區的依次為:上海市、北京市、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遼寧省、福建省、內蒙古自治區。
上海、北京和廣東除了經濟綜合競爭力蟬聯前三甲,在8項二級指標中也大部分表現優異,排名靠前。其中,上海在政府作用競爭力、北京在知識競爭力、廣東在經濟發展環境競爭力上分別名列榜首。同時,報告也顯示出北京在政府作用上僅排名11位,廣東在可持續發展競爭上落到下游區,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
2005年全國省域可持續發展處于上游區的依次排序是遼寧省、黑龍江省、山東省、北京市、浙江省、天津市、福建省、四川省、吉林省、河南省。
與2004年相比較,西部地區中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上升的有7個省、區、市,幅度最大的是上升8位的四川,陜西、重慶、青海上升3位,云南上升2位,內蒙古、廣西都上升了1位。
排位下降的有新疆、寧夏、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