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第六屆委員會主席葛士英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07年8月22日在深圳逝世,享年88歲。
葛士英同志1920年11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曲陽縣。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曲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縣委常委、縣委書記兼曲陽支隊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民運部長,第二兵團民運工作團主任,第十九兵團民運工作團主任,參加了平津戰役、太原戰役、蘭州戰役、寧夏戰役,出任甘肅省涇川縣縣長、定西縣縣長,銀川軍管會政務處處長。解放后,歷任寧夏省人民政府秘書長,中共甘肅省委委員,甘肅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甘肅省計劃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副省長、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甘肅省“三線”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蘭化公司黨委副書記兼革委會副主任。“文革”期間遭受迫害。“文革”結束后,歷任甘肅省革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兼秘書長,省建委主任,省外辦主任,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常務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省委副書記,中國人民對外友協甘肅分會會長。1984年12月任中共甘肅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85年11月任甘肅省老區困難地區工作領導小組組長,1988年1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六屆委員會主席,1990年11月兼任甘肅省扶貧基金會會長。1994年10月榮獲全國首屆十大“扶貧狀元”稱號。1997年8月離休。
葛士英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獻身于共產主義事業的一生。他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在革命戰爭年代,他追求真理,領導軍民浴血奮戰,表現出了一個革命者無私無畏的膽略和氣概,為奪取革命勝利做出了貢獻。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恪盡職守,勤政為民,任勞任怨,忘我工作,為寧夏、甘肅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殫精竭慮,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葛士英同志品德高尚,講黨性、顧大局,襟懷坦蕩,光明磊落;謙虛謹慎,團結同志,公道正派,嚴于律己;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和政治生活準則,不謀私利,生活儉樸,清正廉潔,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志存高遠、立足現實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質。
葛士英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賀國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谷牧,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政協辦公廳,分別通過電話、唁電,表示哀悼和對家屬的慰問。陸浩、徐守盛、仲兆隆等省領導及省級老同志發了唁電并表達了對家屬的慰問。甘肅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省直各部門、各市州均以不同形式對葛士英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對家屬表示親切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