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春風勁吹隴原,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以蓬勃壯大的態勢,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演繹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諧發展的動人樂章。
在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2002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會議以來,各級黨組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大膽創新,狠抓落實,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的新領域、新陣地。全省各級黨組織把加強這一領域黨建工作,作為“保證抓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為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對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領域黨建工作,省委一向認識明確,高度重視,擺在突出位置,牢牢抓在手上。省委領導近年來對搞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2002年,省委在武威專門召開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會議,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對建立黨組織、擴大覆蓋面等工作進行了認真部署。之后每年都根據我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安排黨建工作時提出明確要求。2007年,省委組織部派出調研組,深入7個市州、15個縣市區、60多戶非公有制企業,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研,同時廣泛聽取了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
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新陣地展現希望,同時也意味著困難。面對種種難題,全省各級黨委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精神的同時,不等不靠,大膽探索,積極工作。各地普遍加強了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領導,許多地方還成立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工委、黨建領導小組或指導委員會等機構,建立了聯席會議、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等制度,初步建立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中組部在我省確定了2戶、省委組織部在全省確定了10戶非公有制企業,專門對黨建工作進行跟蹤指導,發揮探索經驗、以點帶面的作用。在具體工作中,有的地方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考核內容,健全督查考核機制,定期進行督促檢查,嚴格落實工作責任;有的建立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激勵機制,把業主支持黨建工作的情況,作為評先選優和推薦兼任社會職務的重要條件,把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情況,作為評選先進民營企業、確定示范點和重點扶持企業的重要條件。有的對黨建基礎薄弱、黨員人數較少或沒有黨員的非公有制企業,在征得業主同意的前提下,下派黨政機關和街道社區干部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或聯絡員,下派干部到黨建基礎較好、經營規模較大的企業掛職、任職,幫助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向3455戶企業下派2033名干部,成為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紅領”。
把黨的組織建立起來,是開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各地把建立黨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作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積極為黨組織和黨員“安家”,把黨員職工凝聚在黨旗下
2002年之前,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基本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會議之后,各地加大了在符合條件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的力度,不拘一格抓組建,應建盡建促覆蓋。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2321戶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非公有制企業中,已建立黨組織的有2276戶,應建已建率達到了98.1%。
為了使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順利推進,各地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采取了多種靈活的方式。在工作指導上,對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的非公有制企業,改制過程中同步調整黨組織設置,做到組織不散,工作不斷;對已經建立的非公有制企業,凡是具備條件的,抓緊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工作;對新建立的非公有制企業,提出積極創造條件、力爭同步建立黨組織的要求;對暫不具備成立黨組織條件的,先行建立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為建立黨組織打好基礎。在工作方法上,普遍堅持抓大戶、抓難點、抓示范,把經營規模大、職工人數多、在當地有一定影響的非公有制企業,作為組建黨組織工作的重點,加大對黨建工作規范、經營業績突出企業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在組建方式上,從實際出發,探索出了獨立組建、轉制改建、依托組建、企企聯建、村企聯建和黨員組織關系掛靠管理等多種模式。在工作推動上,堅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報告制度,定期逐級上報組建黨組織和開展工作情況,有效提高了黨組織組建率。
在抓組建工作的同時,各地堅持“組建一個鞏固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建好一個帶動一片”的思路,下大力氣抓教育引導和鞏固提高工作。注重對業主的溝通引導工作,把業主納入黨校主體班次進行培訓,積極穩妥地做好在業主中發展黨員、推薦優秀業主代表參政議政,激發他們的政治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支持黨建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注重黨員隊伍建設,做到按標準和程序培養發展黨員,對黨員分類培訓、分層施教,大力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注重為黨組織活動搭建平臺,設計并開展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的黨建活動,激發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活力。各地還以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狠抓黨組織自身建設,使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黨員教育管理、活動方式方法、工作實際成效,都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是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目的。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緊緊圍繞生產經營開展工作,成了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建立組織是基礎,發揮作用是關鍵。在各級黨組織的有力指導下,各地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堅持從實際出發,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改進工作方式,積極探索發揮作用的途徑,積極主動開展工作,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首先是發揮獨特的政治優勢,引導企業健康發展。各地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通過各種方式,及時把黨的有關方針政策傳達貫徹到企業中,積極引導企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合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把工會、共青團和企業廣大員工凝聚在黨組織周圍,共同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健康發展。二是在參與經營決策上發揮重要作用。據統計,全省非公有制企業實行黨組織書記和業主“一肩挑”的有1203個,占企業黨組織總數的55.7%。還有許多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由企業中高層管理干部擔任,為黨組織進入管理起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礎。一些企業在重大問題決策上,實行黨組織“先知、先議、先執行”。有的企業黨組織在干部考察任用等重大事項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很多企業黨組織開展了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積極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促進了企業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三是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企業黨組織普遍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和重要活動,針對黨員職工中存在的各種思想認識問題,開展思想動員、談心交流、說服教育等工作,千方百計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為企業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內部環境。四是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各企業黨組織普遍開展了爭先創優、敬業愛崗和“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身邊無事故”、“一個黨員一面旗”等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和鼓勵黨員學理論、學技術、學管理,積極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挑重擔,不僅激發了廣大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贏得了業主和企業員工的好評,而且帶動了企業職工學技術、比貢獻的熱情。一些優秀員工積極向黨員看齊,向黨組織靠攏,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骨干和壯大黨員隊伍的后備力量。
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有力地促進了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截至2007年底,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達到55萬戶,從業人員252萬人;非公有制經濟總量達到988億元,比2006年增長13%,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回顧過去,放眼未來,我們相信,只要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堅持省委“四抓三支撐”總體思路,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我省非公有制經濟之花將綻放得更加絢麗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