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舟三十年 傾心合力鑄輝煌
——全省統一戰線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座談會發言摘登
不斷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大局
省政協副主席、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德哇倉
改革開放30年來,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鞏固和發展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各宗教健康有序發展,為我省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大力推動民族地區的繁榮與發展,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努力實現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極大地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民族地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使之成為領導民族地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為民族地區實行區域自治和長治久安奠定了良好基礎。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決定》,把每年5月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大力開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不斷深入人心。認真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數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實現當家做主的自治權利。
落實宗教政策,平反冤假錯案,充分調動了宗教界人士的積極性,我國各宗教開始走上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黨對宗教問題的正確方針和政策得到逐步恢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我省得到了全面貫徹。對歷次運動中受到錯誤處理的宗教界人士全部予以平反昭雪。批準開放了一大批宗教活動場所。各級財政拿出大量資金對已被拆除或被占作他用無法退還的各教房產進行了補償。開展了宗教政策法規執行情況大檢查,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按照“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打擊犯罪,抵御滲透”的要求,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保護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抵制和打擊非法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基本保持正常和平穩。恢復和成立了各級愛國宗教團體,成立了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和省佛學院,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愛國教職人員。近年來,各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積極參與了社會救助、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在扶貧、濟困、救災等方面發揮了有益作用。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省各宗教團體積極為災區人民獻愛心,貢獻了綿薄之力,體現了宗教界的責任。
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民族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我們要努力發揚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加強防范和抵御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宗教進行的滲透和破壞活動,把廣大信教群眾的注意力凝聚到加快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建設上來,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不懈努力。
第二,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依法管理,堅持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正確選擇。我們要發揚各宗教愛國愛教、團結進步、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愛國宗教團體的作用,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不斷作出新的探索、邁出新的步伐。要積極探索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新途徑、新方法,結合各宗教的實際,開展“和諧宗教建設”、“和諧寺院建設”等活動,使宗教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
第三,加強宗教團體自身建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各級宗教團體要通過加強自身的思想、作風、組織、領導班子和制度建設,把宗教團體辦成黨和政府信任的、信教群眾擁護的、宗教界人士認同的、社會各界贊譽的愛國宗教組織,團結和帶領各民族宗教界的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為甘肅的改革發展穩定服務,為促進經濟發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宗教和睦、維護社會和諧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