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加美好的家園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建言災后重建

提起災后重建,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我省代表,既有重建進展順利所帶來的喜悅,又有沉甸甸的思考。為了更加美好的家園,代表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三難”影響災后重建

全國人大代表、天水市委書記張景輝坦言,雖然天水市災后重建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三大難題卻影響了災后重建。
他說,第一難就是資金缺口大。天水災后重建資金共需103.4億元,目前到位資金11.67億元,資金總缺口達91.73億元。第二難就是重建成本高。雖然建材價格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于去年上半年,加之運輸和勞動力價格居高不下,使災后重建成本加大,遠遠超出重建預算。第三難是自籌能力差。目前,每戶重建戶按新建3間45平方米、每平方米造價按1000元計算,共需資金4.5萬元,除去國家補助的2萬元,需自籌2.5萬元。而受災戶大多為貧困戶,一般沒有多少積蓄,建房困難。建議國家對天水市給予政策照顧,加快這一災區的重建進度。
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隴南市委書記王璽玉告訴記者,隴南立地條件差,重建中為了避開地質災害隱患、保護良田,重建村在選址時大部分都選在水、電、路不通的坡地或河灘上,需要平整地基、通水通電、修路、筑河堤、護坡、護坎等,配套設施建設投入很大。王璽玉說,在國家審批的災后恢復重建農村建設規劃中,僅隴南市7個重點縣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就達33.47億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大,制約了重建步伐,建議國家解決重建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同時,建議國家出臺政策,讓國有商業銀行參與災后重建,增加基層信用社的災后重建貸款額度,切實解決困難群眾貸款難的問題。
建設好應對重大災害“三支隊伍”
我國是地震、氣象等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如何有效防災、減災、救災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項重大任務。全國人大代表、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基建議,要努力建設好應對重大災害的“三支隊伍”。
“這三支隊伍分別是重大災害的專家咨詢隊伍、專業搶險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眲⒒f,專家咨詢隊伍可以充分發揮在應對突發性災害中的信息研判、決策咨詢、專業救援事件評估作用;搶險救援隊伍必須具有專業技術,確!袄贸觯虻泌A”;志愿者隊伍平時可利用業余事件接受較為系統的救護、消防、攀巖、醫療、后勤支援等訓練,能夠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劉基還建議,高度重視有關防災、減災、救災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重要作用!敖ㄗh國家將預防和減少地震、氣象等災害的研究及其關鍵技術研發等,列入自然科學、軟科學研究的重點項目,力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同時,及時轉化防災、減災、救災的研發成果,將性能先進的設備裝備到救援隊伍中,使之盡快運用于實踐!(本報北京3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