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建行行長艾爾肯在基層檢查工作。
流程再造:大行的貼近
專注才能做強,機制創新才能從根本上為建行甘肅省分行帶來蓬勃的生命力。
怎樣建立更為方便、快捷、適于客戶需求的組織架構?人力資源如何優化配置以提升客戶服務能力?這一直都是以艾爾肯為代表的建行甘肅省分行領導層思考的問題。
造價咨詢曾經是建行甘肅省分行享譽隴原的金字招牌。然而,由于多種原因,這一傳統業務領域的優勢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如何重塑建行造價咨詢業務的專業優勢,建行甘肅省分行首先將其進行了資源整合,集中資源,在省分行層面成立了造價咨詢中心。通過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造價咨詢業務的品牌效應、在競爭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促規范的經營管理思路,通過不懈努力,終于重新“專”回了造價咨詢這塊“金字招牌”。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2009年順利通過有關方面審核,建行甘肅省分行造價咨詢中心取得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讓該行造價咨詢中心成功將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導入到管理工作中,為業務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新的運行機制,將更好地發揮整體聯動優勢,助力甘肅省分行造價咨詢中心向更高的目標飛躍。
像以往平平常常的營業日一樣,近百人聚集在甘谷縣支行營業大廳里,折射出這里的繁忙。
大堂經理李曉燕、田紅永穿梭在六路客戶縱隊之間,一邊在引導、分流客戶,一邊找空間講解客戶手中的電子銀行業務宣傳折頁。這不,李曉燕微笑著將一位客戶引到了一個低柜的空位前,網上銀行的演示迅速展開在了客戶的眼前。
在自助區,10多名客戶排在3臺自助取款機前,支行行長王文中和一位剛從高柜上將存折換成卡的客戶一邊排隊,一邊交談修改密碼、保護密碼和使用卡的一些常識。
一個僅7萬多城鎮人口的縣城,使用建行短信銀行客戶就達2.5萬人之多。其它電子銀行業務也是并放異彩,被建行總行評為電子銀行個人客戶營銷優秀網點。
據王行長介紹,甘谷支行4萬多客戶資源的四分之一是財政公務員,而甘谷縣既是隴上久負盛名的崇文尚武之地,又是甘肅重要的工商服務業集中地,有著濃郁的商業文化傳統,以農經商的生存之道,代代相傳,植根在甘谷人的血脈之中。全縣雖然只有7萬多城鎮人口,可全縣60多萬人中,經商大縣的底蘊,還潛藏著一個連接從本縣到海內外的商業流通網絡。
財政保障人員每月都要發放工資,每次都要來行里補打存折。而客商來往銀行頻繁,不是來轉賬,就是來看匯款到了沒有,這對于客戶來說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實現電子銀行與傳統業務的有效對接,就是銀行與客戶的雙贏。
需求就是潛力,潛力就是待開掘的礦藏。
其實,建行甘肅省分行的所有網點都和甘谷縣支行一樣,結合產品特點與客戶需求展開的服務與營銷,不僅有效緩解了柜臺排隊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您使用電子銀行就等于將銀行搬回了家,把銀行帶在了身邊”,讓客戶感到了方便。
為了使客戶“愿意使用”,“懂得使用”,并能夠“順利使用”電子銀行,建行甘肅省分行將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自助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進行整合,根據客戶的不同情況隨需應變,把合適的產品推薦給適合的客戶,把大量的業務從傳統渠道引至了電子渠道,把大量的低端客戶從營業網點引至了電子渠道。
細分市場、細分客戶,為客戶提供差別化服務,是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經營理念的關鍵。針對集團客戶、大型客戶的現金管理、結構融資、投資銀行、財務顧問、資產托管等全方位金融服務需求,建行甘肅省分行組建了專業的服務團隊,在深入理解客戶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市場情況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專業金融服務方案,并以此帶動公司業務逐步從“吃利差”向利差和中間業務收入并重轉變。
集中蘭州城區個人金融業務,組建了蘭州金城支行,對蘭州城區零售業務實行統一管理和集中經營。
小企業中心是建行甘肅省分行2008年新設立的小企業業務專業經營機構。走進小企業中心,業務全流程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讓人感受頗深:從貸前的市場綜合營銷,到貸中的業務受理、業務評價、信貸審批,再到貸后的預警、回收管理,整個流程一線貫穿,“信貸工廠”經營模式,提高了業務運行效率。根據小企業的價格敏感度、需求頻率、額度大小、風險高低,研發的針對初創型、成長型、成熟型小企業的系列金融產品,如“速貸通”、“成長之路”等,成為市場的新寵。
大行轉型,讓建行甘肅省分行與市場貼得更近,與顧客貼得更近。
“激”變于“心”:大行的精神
一個國家有國家的精神,一個民族有民族的精神,一個銀行也有銀行的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一個個行動中,體現在一個個微笑里,包含在一個個故事里,沉淀在建行人的骨子里。
2010年的新春,伴隨著春天的腳步,甘肅省廣電大廈演播大廳里響起了“感動:2009年,建行甘肅省分行頒獎盛典”催人奮進的主旋律。在樂曲聲中,一個個催人落淚的感人故事,撥動著現場觀眾的心弦,在內心深處引起一陣陣共鳴。伴隨著焰火、掌聲、歌舞,一個個營銷精英中的優秀員工、優秀團隊紛呈亮相,登上了頒獎臺。他們,是故事的主角,是大行精神的代表。
這是一個來自黑土地的女人,外表看起來嬌小和柔弱。
十二年前,這個從象牙塔走出的懷春女子,在首都北京回望了一眼遠在東北的故鄉,來到了離故鄉更遠的河西走廊。
記不清她放棄了多少個節假日,在業務高峰期時總會看到她與員工一同服務客戶、營銷客戶的身影。她經歷了從一名大堂經理到客戶經理,由客戶經理到儲蓄所主任、由儲蓄所主任到支行行長崗位的轉換,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和工作業績的突破!耙桓鸩裨倭,也只有豆大的光。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點燃一堆火柴,則會熊熊燃燒!彼M米约毫聋惖那啻海c燃周圍每個人的激情,打造“鷹一樣的個人,雁一樣的團隊”。她帶領員工數年如一日“用心服務,用愛經營”,既贏得了廣大客戶的滿意和贊許,也獲得了一個個可喜的業績。
她就是甘肅省武威分行西關支行行長花福玲。她的父親,住在遙遠的沈陽,由于牽掛遠在異鄉工作的女兒專程來到了甘肅武威,而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她,卻沒有時間陪伴父親。
她說:“我爸爸的腿做過多次手術,長年要穿暖,他腿上還穿著四年前我回東北時給他買的棉褲,我希望有半天時間,和他們逛逛街,買條新棉褲給爸爸換上!
路霞,53歲,蘭州金城支行武威路網點的經理。
1997年路霞工作的單位改制,她拿到4萬元的滯銷物品離開了原單位。在待業期間,她擺過攤,也給私人老板打過工。19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建行甘肅省分行當上了“臨時工”。這對于當時已是42歲的她感到十分珍貴。
她認為,是建行給了她重新工作的機會和信心。她向小學生一樣把業務要點寫在紙條上,隨身帶著,一有空就拿出來背,業務上的刻苦鉆研,工作上的勤奮努力,2004年她以一個短期合同工的身份成為了網點經理,認識她的客戶和熟悉她的員工都叫她工作狂。
一次,她們網點樓上下水管道堵塞,臭水不停地向外流,整個房間積水近1米深,臭氣熏天的臟水,不停地向營業廳流。她一邊讓其他人員繼續堅守崗位,一邊拿起笤帚和簸箕上樓清理,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樓上的住戶。
2008年,路霞的老公公病逝,在3天的喪假中,網點正好是代發工資高峰期,她實在是放不下網點的工作,忍著哀痛,匆忙處理了兩天家事后就回網點工作了。也是在第三天,由于網點的事務繁多,路霞從早上一直不停地忙到了下午,中午沒有顧上吃飯,連續3天的繁忙,她終于沒有堅持住暈倒過去。
在血液里流淌著“聽從黨的召喚、服從組織安排”信念的侯國平,在成長的那個年代,很少需要個人選擇,然而,在缺少了獨自選擇勇氣的52歲,卻從基層紀檢監察崗位選擇到了業務崗位。
他立足半年內“吃透”銀行產品、市場營銷等基本業務,實現真正“轉崗轉型”。方法跟著同事學,業務捧著書本學。常用難記的要點,寫在紙條上,放滿了家里的床頭柜。
2009年春寒料峭的時節,每天清晨6:30,他身著整潔的行服,佩戴著金色的行徽,滿懷信心地來到蘭州鐵路局基層單位:“今天早晨,建行侯國平經理為大家講解時尚的鐵路龍卡,大家歡迎!”5分鐘時間,他似乎是在心底吶喊,當用響亮的聲音講出五條緊扣鐵路職工需求的亮點功能后,調動、激活了現場職工對龍卡的熱情與興趣。
在車輛段各車間的營銷工作中,中午帶上大餅、咸菜或方便面,和工人同時吃飯,吃完飯后開始登記辦卡。鐵路修配段、車務段、機關部門,每一個班組,甚至每一個工人師傅的機床前,都留下了他服務的汗水。當工人師傅們發現他干凈的衣服沾上了機油,皮鞋劃出了裂口,被深深感動了。一傳十,十傳百,建行的優質服務,終于打開了鐵路職工防范的心坎,主動打電話,找他咨詢、辦理鐵路龍卡。
侯國平一舉超越了其他年輕員工,他總結的8項營銷技巧和10項個人素質修煉,也為成功轉崗轉型的員工提供了參考經驗,得到了甘肅省分行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和肯定。
機制在變,服務在變,員工也在變,在我們眼前,一個創新、變化的建行甘肅省分行正迎著虎年的春風、追趕著朝陽向我們虎虎生威地走來。
大行精神,推動了大行轉型。
大行轉型,延伸和傳承著大行精神!2009年6月3日,中國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中小企業經營中心員工接待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