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平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
實現好群眾的期盼就是我的工作目標
本報記者張 倩“2011﹢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群眾收入大幅提高﹢百姓身體健康=幸福。”
3月9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在住地接受了中央電視臺《小撒探會》節目組主持人撒貝寧的專訪,并應邀在“幸福卡片”上寫下了這樣的幸福公式。
劉偉平飽含深情地說:“實現好群眾的期盼,就是我作為省長的工作目標。”“兩會”前夕,中央電視臺《小撒探會》節目組來到我省夏河縣桑科鄉牧民定居點,采訪了“全國優秀鄉村醫生”旦正草,了解鄉村醫生的待遇和當地的醫療情況,探尋旦正草醫生“2011的幸福公式”。
1994年,旦正草從甘肅省衛校畢業后,回到自己的家鄉,創辦了桑科鄉達久灘村衛生室。17年來,她情系農牧民群眾,以嫻熟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克服重重困難,守衛著當地農牧民群眾的健康,被當地農牧民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白衣天使”。
說起旦正草,劉偉平對她的感人事跡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旦正草醫生能夠長年堅持在草原上為農牧民服務,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采訪圍繞我省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展開。劉偉平介紹道,甘肅經濟總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財政收入少、農村人口多、醫療服務能力比較弱。這幾年,我們結合省情實際,從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出發,走中醫特色的醫改之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廣大人民群眾開始逐步享受到醫改帶來的實惠。
當談及改善基層就醫條件時,劉偉平說,近兩年來,在中央的支持下,我們投入38個億,加大了對縣醫院、縣中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建設力度,全省1300多個鄉鎮醫療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有效解決了基層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同時,全省實現了以縣為單位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全覆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看病貴的問題。針對中醫藥具有方法簡便、價格低廉的特點和甘肅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我省將中醫藥納入城鄉醫保范圍之中,并提高了報銷比例,既保障了基本醫療服務的覆蓋面,又有效降低了醫療費用。
政府部門如何促進醫療衛生領域的社會公平,把更多優質的醫療服務資源向農村、基層和貧困地區傾斜?在回答這一問題時,劉偉平說,這幾年,國家加大了轉移支付力度,區域、城鄉之間的醫療衛生服務差異正在逐步縮小。我省在公共財政支出使用中,注重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入到包括醫療衛生在內的社會事業中去。在衛生投入上,把更多的財力投向縣以下鄉村兩級基層醫療機構環境改造和醫療服務水平提高上,努力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把病看好。
劉偉平進一步說,我們還采取了多項措施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一是逐步提高了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待遇,將全省鄉鎮衛生院人員工資全額發放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內容之一予以保障,對承擔公共衛生工作任務的鄉村醫生給予每人每年6000元的定額補助,補助經費通過績效考核后發放。二是在鄉鎮衛生院設置衛生技術和中醫藥專業副高級職稱序列,組織開展了鄉村名中醫評選活動,在省、市、縣、鄉、村五級中開展“師帶徒”活動,為基層培養高素質人才。三是制定了鼓勵省市縣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向基層流動的優惠政策,拿出專門的高職限額,用于到基層服務人員的職稱評審,吸引高層次衛生人才到基層工作,有效緩解了基層醫院高技術人才不足的問題。四是連續7年實施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項目,先后抽調近9000名城市醫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支援工作,并連續3年為鄉鎮衛生院招錄1.3萬名大學畢業生、340名執業醫師,夯實了農村衛生人才基礎。“這些措施的實施,為推進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保護和增進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劉偉平總結道。
采訪即將結束時,撒貝寧拿出了旦正草醫生所寫的“幸福卡片”,與大家分享這位最美麗的鄉村女醫生的幸福。當被問及省長2011年的幸福公式是什么時,劉偉平語重心長地說:“甘肅是欠發達地區,群眾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他們最盼望的是收入提高、身體健康。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要努力實現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為百姓謀福祉。”(本報北京3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