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真碰硬促進城鄉低保陽光運行
——我省清理規范城鄉低保工作綜述
甘肅日報記者 朱婕
清理清退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34.9萬人,補充新增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31.7萬人,處理相關責任人92名,追繳低保資金55.98萬元……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針對群眾反映低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省迅速對城鄉低保開展了全面清理、整頓和規范,對存在的問題不遮不掩、動真碰硬,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工作措施,加強低保動態管理,并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月”活動,通過清查和問責處理,較好地解決了低保工作“人情保”“關系保”和“錯保”等不公平、不公正的問題,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成果。
著力打造公正低保
和政縣新莊鄉金場溝村村民蒲學輝一開始對取消了自家低保一事有點想不通。“我的低保是大家評出來的,憑啥取消我的資格?”原來,這兩年蒲學輝家收入逐年增長,去年還購進了一輛夏利小轎車。今年農村低保核查中,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從車管部門了解到購車信息后,上門核查屬實,根據我省九類不得享受低保條件的規定,便取消蒲學輝低保資格。在工作人員反復勸說下,蒲學輝終于解開了心中的疙瘩,“取消低保說明我家生活越來越好了,這其實是件很光彩的事”。
每取消一個違規低保,就能讓一名真正困難的群眾受惠。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關于開展城鄉低保清理清查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我省把城鄉低保清理規范工作作為專項整治的重要內容,嚴格落實鄉鎮(街道)政府主體責任,健全低保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切實加強規范管理,扎實推進城鄉低保清理和規范工作,并以此為突破口,大力整治“四風”突出問題,先后開展的一系列低保規范化建設活動,逐步探索、破解了家庭收入核查、保障對象認定及分類等重點和難點問題,為確保城鄉低保操作程序完善、對象認定準確、陽光規范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擴大干部群眾對低保政策的知曉率,我省開展了一系列政策宣傳活動,各地也相繼開展了不同層次的政策培訓班、研討班等,使廣大干部群眾對低保制度有了明確認識。
怎樣解決收入核查難、認定過程不科學,保障對象“好進難退”“只進不出”等問題,對此,省民政廳組織開展了“調、減、免”和“完善農村低保制度”試點等活動,并探索推行了有效期管理和定期報告、定期核查相結合的動態管理新機制,在全省形成了“保障對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動態管理機制。
在清理和規范工作中,我省還通過建章立制,規范低保運行機制,完善了相關制度。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低保清理和規范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市低保清理和規范工作的通知》等,方便了基層操作,使清理和規范工作穩步推進。
加大清理規范力度
靜寧縣民政部門不久前在對城鄉低保清理和規范中,發現城關鎮居民李江瑞一家生活困難,然而他并沒有申請城市低保。工作人員詢問他時,李江瑞卻說,“我已經給政府添了不少麻煩,就把低保名額讓給那些比我更需要的人吧”。工作人員對李江瑞進行了細致的入戶調查,發現他完全符合低保政策,勸說李江瑞遞交低保申請后,當地民政部門按照程序將他納入低保范圍。
確保該享受的一戶不丟,不該享受的一戶不拿——正是懷著這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省各地在對城鄉低保開展全面清理、整頓和規范中,嚴格程序標準,創新方式方法,提高了城鄉低保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同時,注重加強基層民政能力建設,有效推動了低保工作的落實。
蘭州市統籌整合公安、人社、住房、公積金、工商、稅務、金融、保險等部門管理資源,初步建立了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金昌市對城市低保對象的基本情況、人員構成、收入和資產狀況等逐一核實,層層審核把關,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酒泉市以村和社區為單位,對城鄉困難群眾和低保對象再次進行集中調查復核,并建立低保經辦人員和親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備案制度。甘南州堅持先村組、后鄉鎮、再縣市的低保戶資格審查程序,每半年對低保對象人口、財產和收入等情況進行核查,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局部調整,形成動態管理機制。武威市全面核對低保對象的檔案信息,重點整治低保對象困難程度核實不準、保障類別不準確、動態審核調整不夠及時及“關系保”“人情保”“搭車保”“平均保”“拆戶保”等問題。
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中旬,我省各地通過入戶調查、信息比對等形式共全面復核低保對象121.5萬戶、378.9萬人,清退家庭收入超標、關系保、人情保等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11.9萬戶,補充新增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10.02萬戶,查處具體問題237起。通過清查和問責處理,較好地解決了低保工作“人情保”“關系保”和“錯保”等不公平、不公正的問題。
堅持實行問題“零容忍”
在專項整治活動中,涇川縣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發現荔堡鎮廟李村一戶享受低保的人家家境較好,攀談中得知這戶人家與村干部有近親關系。經查,荔堡鎮廟李村的這個村干部的確存在違規給自己近親辦理低保問題。縣民政局及時取消這戶人家的低保資格,停發低保金,鎮紀委給予該村干部黨內警告處分,縣紀委對此事進行了全縣通報。
為確保清理清查專項活動取得實效,我省始終堅持實行問題“零容忍”,一經發現立即整改、從嚴處理。在清理規范過程中,各地重點糾正解決鄉村干部說了算的“隨意保”、打招呼批條子的“關系保”、離職村干部的“待遇保”、私下變更保障對象的“暗箱保”、優親厚友的“人情保”和收取好處費的“金錢保”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其中,慶陽市糾正了19個鄉鎮26個村“暗箱操作”“隱瞞不報”等違規現象。平涼市共受理群眾反映“人情保”“錯保”問題23件,反映情況屬實的11件,處理4名責任人。定西市下發城鄉低保方面的通報26起,對13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干部進行了問責處理。臨夏州處理違規違紀鄉村干部6名,追繳違規騙取的低保資金6.7萬元。通過清理規范和有力的監督檢查,促進了全省城鄉低保工作公平公正、規范運行、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