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藏傳佛教寺廟及廣大僧尼:
自2012年6月,中國佛教協會藏傳佛教工作委員會倡議五省藏區藏傳佛教寺廟開展和諧寺廟創建活動以來,我省藏傳佛教寺廟及廣大僧尼積極響應倡議并對照“八項標準”參與創建,努力弘揚藏傳佛教愛國愛教的光榮傳統,在維護我省藏傳佛教寺廟和諧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伴隨著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實及廣大信教群眾收入的增加,目前我省藏傳佛教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嘉木樣會長近日在藏區調研時指出“有的地方搞一些既沒有必要又不符合傳統的新花樣,有的地方相互攀比裝修‘金瓦’屋頂,要注意。有的地方建白塔,只求高大,不問質量,也要注意。寺院建筑和農村嘛呢房也應當有所區別。有關宗教活動方面的事,總得有一個合理的規矩,不能隨心所欲,不能亂象叢生”。當前,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農牧民生活水平與全省、全國的差距仍然很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任務十分繁重,寺院金碧輝煌的背后卻是增加信教群眾的負擔。(轉4版)
(接1版)對此,我們倡議,在全省藏傳佛教寺廟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攀比活動,希望全省藏傳佛教寺廟及廣大僧尼積極參與,在佛殿裝修、寺廟修繕方面力戒攀比追求豪華,應注重凈化心靈,用善行回饋信眾,著力促進社會和諧。
反對鋪張、慈愛眾生。嘉木樣會長指出“廣大僧尼作為佛門弟子和佛法行者,要發揚克己為人的菩提思想、發心利益眾生。”在寺廟建設、豪華裝修時多為信眾考慮,進一步樹立平等意識、公民意識、法律意識和奉獻意識,把減輕信教群眾在宗教方面的各種負擔作為弘法利生的實際行動。要努力學習佛經、懂得佛經,要以悲憫苦難眾生的情懷虔心持戒,以佛教教義修煉自己的思想、規范自己的行為,努力實踐棄惡揚善、自凈其意,為國家的繁榮、人民的幸福多做貢獻。
遵規持戒、造福社會。嘉木樣會長指出:“出家受戒,是為了行善、修行。受戒就有僧人,有僧人就有寺院,寺院就是僧人行善修行、弘法利生的場所。”各藏傳佛教寺廟要不斷健全完善寺廟規章制度,廣大僧尼要嚴格遵守各項寺規戒律,在佛事活動中,既要莊嚴,又要簡樸,不應講排場,擺闊氣,鋪張浪費。藏傳佛教教職人員不能停留在只是信仰佛教的初級水平,應當有更多的弘法利生的實際行動。活佛、僧人不能自以為高人一等,不能只顧享受忘記奉獻,要和當地各族人民打成一片,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努力減輕信教群眾在宗教方面的各種負擔。要弘揚慈悲濟世精神,時刻銘記十世班禪大師“寺廟要像寺廟,僧尼要像僧尼”的教誨,以戒為師、嚴正道風,維護藏傳佛教良好形象,使寺廟成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積德行善, 繼承和弘揚佛法的基地,僧尼成為研習佛法,嚴正道內,虔誠持修,堅持聞思修、講辯著的大德,努力維護祖國統一,增強民族團結,確保我省藏傳佛教領域秩序正常、藏區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讓我們奉薩迦班智達、宗喀巴大師、十世班禪大師、五世嘉木樣大師、六世貢唐倉活佛等上師為楷模,把心系信眾疾苦,減輕信眾負擔作為實現普度眾生、利樂有情宗旨的重要內容,在宗教生活中真正體現佛教“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慈悲精神,為譜寫中國夢的甘肅美好篇章,努力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而貢獻力量。
甘肅省佛教協會
201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