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甘谷>>正文 |
賺了票子 變了觀念 |
(2006-4-7 11:09:22)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打印本頁 |
|
|
采訪甘谷縣勞務經濟之前,甘谷縣委宣傳部的同志并沒有先向記者提供有關材料和數字,而是不顧山高路遠將記者一行帶到了金山鄉移家灣村。村里一座座新修的磚房,許多人家里擺著大彩電和時興的家具,生活條件看上去比普通的農村好多了。 宣傳部舒部長告訴記者,移家灣村原來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通過幾年的勞務輸轉,現在已變成了知名的富裕村。移家灣村有人口1203人,2004年全村輸出勞務人員420人,創勞務收入90多萬元,人均勞務收入756元,占當年人均純收入的61%。舒部長說,勞務輸出帶給農民的,不光是收入的變化,還有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多年的勞務輸出,甘谷縣外出務工人員中涌現出了一批有經濟頭腦、有市場觀念、有開拓精神的能人。他們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學到了先進的技術,返鄉后,積極興辦實體,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農村富余勞動力走出了一條“勞務輸出——返鄉創業——發展農村經濟”的良性循環路子。以移家灣村為例,全村出現了以甘谷縣金山建筑公司、天水市金虹電力安裝公司為代表的4個建筑公司和4個建筑工程隊,分別在鐵路、送變電、公路等行業施工,年接納勞務人員3000人,全村現有桑塔納小轎車4輛,各種運輸車48輛。 甘谷縣是一個人口大縣,人多地少,自然條件比較差。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充分發揮建筑建材、電力安裝、道路施工等勞務輸出優勢,狠抓勞務輸轉,取得了明顯成效。“十五”期間,甘谷縣在全國各地建立勞務基地628個,務工人員遍及24個省市和50多個行業,全縣累計輸轉城鄉剩余勞動力達55.6萬人次,勞務總收入超過10億元,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以上。今年全縣已輸轉剩余勞動力8.5萬人次,勞務輸出已成為全縣發展農村經濟的最大項目。 舒部長告訴記者,甘谷縣在勞務輸出工作中首要的是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服務網絡,形成了“縣有勞務辦、鄉 有勞務站、村有信息員,外有勞務工作站”的格局。其次是始終堅持“先培訓后輸出”的原則,采取定向培訓、定單培訓等方式,增強了外出務工人員的擇業能力。三是建立勞務基地,開拓勞務市場。目前,全國大多數省、市基本都有甘谷縣務工人員。四是強化勞務管理,做好輸出服務。去年10月,縣上投資35萬元建成了甘谷縣勞務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窗口服務。在組織輸出勞務的過程中,從信息收集、宣傳動員、報名培訓、組織輸送、跟蹤管理各個環節都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縣上還為每個駐外勞務工作站聘請了1名法律顧問,在勞動保障部門設立了勞動投訴舉報中心,已接待處理農民工投訴案件16起,追回拖欠農民工工資114.2萬元,有力地促進了勞務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