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促進蘆山、甘谷兩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交流互動、增進兩縣友誼,3月1日,四川蘆山縣副縣長李華偉帶領該縣黨政考察團遠赴甘谷縣進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學習考察。甘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珺,副縣長潘慧琴,縣政協副主席蔣曉琴及縣文廣局負責人陪同考察。
考察團先后深入甘谷縣六峰鎮姜維紀念館、大像山旅游景區、縣文化大樓等地,對我縣文化、旅游等工作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參觀和考察。
甘谷大象山,位于甘谷縣城西南2.5公里秦嶺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腳石級而上至巔,總長1.5公里,占地面積約640畝,是古絲綢之路上甘肅東南部融石窟和古建為一體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臺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后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百多年!〈蠓鸲纯邇膳裕郎礁絼菪抻虚L長的走廊,如同一條腰帶。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 現存二十二個窟龕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和設高壇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禪窟,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姜維紀念館為紀念這位蜀漢右監軍輔漢將軍平襄侯而建,位于甘谷縣城東約5公里的南山山麓,該館由前廣場、大門、前庭、牌坊式耳門、主殿等建筑物構成,主體建筑為懸山頂雙坡水,斗拱飛檐,有外圍廊檐十二柱,起脊瓦獸,二龍戲珠,琉璃筒瓦,內設九梁十八柱,仿古式土木結構建造。大殿建筑面積為36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莊嚴肅穆,宏偉壯觀。院子西側有一石碑,碑石上是楊成武將軍題寫的“姜維故里”四個大字。大殿廊沿明柱上懸掛著名人題寫的匾、聯,圍墻上有當代名人題寫的詩詞名句碑刻等。殿內東西墻壁上畫有山水人物國畫,精美絕倫。正中塑有身高4米的姜維圣像,目光炯炯,威武莊嚴。紀念館后山為將軍坡,山上有土窯式古洞一處,相傳是姜維母親當年居住過的窯洞,曾經是撫養姜維長大成人之處。沿山坡而上,有姜維衣冠冢一座,由墓碑和樹木花草景觀構成。周圍芳草萋萋,松柏掩映。放眼北望,渭川景色盡收眼底。該館已被當地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憑吊懷古,瞻仰禮拜。已辟為一處旅游勝地,四季游人不絕。
李華偉表示,通過本次活動交流,使兩縣黨員干部從文化機制創新、旅游產業發展的角度進一步拓寬視野、提高工作水平、豐富工作方法,特別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方面受益匪淺,為今后兩縣文化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實現信息互通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