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三三制”工作法全面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
中共甘谷縣委書記 溫利平

甘谷縣確定今年為“基層組織建設年”,全面開展以村黨組織建設為重點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村級黨組織帶頭人的培養、選拔、使用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充分調研論證,我們推行“三三制”工作法,全面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著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

一、解決“三個問題”選能人
我們著眼于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著力解決“三個問題”,全面實施“頭雁引領工程”。一是解決無能人引領的問題。把黨員中的致富帶頭人和致富帶頭人中新發展的黨員作為農村后備干部加以重點培養,組織他們參與村上的各項活動,增強素質,提高能力。把培養選拔后備干部、發展黨員與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相結合,實施村后備干部培養計劃,著力把農村經濟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經濟能人;進一步完善村黨支部書記后備人才庫建設,給后備人才交任務,壓擔子,加強鍛煉,適時啟用。二是解決無能人辦事的問題。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把思想政治覺悟高、綜合素質高、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雙高雙強”型優秀共產黨員選拔為村黨組織書記。堅持“兩推一選”和“公推直選”、“公開選拔”等辦法,擴大視野,拓寬渠道,大膽選拔黨員和致富能人進入村級兩委班子;打破行業、身份、地域限制,從農村致富能手、返鄉務工人員、復轉軍人等人員中選拔村干部。主動請外出務工黨員回村創業,主動請黨員經濟能人擔任村干部。三是解決無機制管人的問題。建立健全村級黨組織書記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探索建立工作承諾、目標管理、督查考核、“雙述雙評”、群眾質詢、責任追究、任期和離任審計等制度,不斷完善村級黨組織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和集體領導制度。健全以黨務、村務公開、民主評議和村級黨組織定期報告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督制度;全面推行無為退出機制,對完不成工作任務、考評不合格、群眾不滿意的村干部及時予以調整,用科學的制度管好村干部。
二、強化“三類培訓”提素質
我們著眼于提高村級組織的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全面啟動農村黨員干部“雙提升”(提升素質,提升能力)培訓工作,大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著力開展三類“強化培訓”。一是強化縣、鄉黨校培訓。以村黨支部書記為重點培訓對象,堅持至少三年輪訓一遍村級班子成員和村級后備干部,培訓內容突出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現代農業、市場經濟、實用技術以及民主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著力提高村干部落實政策的自覺性和依法辦事、引領群眾致富的本領。全面實施“千名黨員干部培訓工程”,堅持把課堂培訓與參觀考察、現場指導和考試考核相結合,努力提高培訓效果。二是強化農廣校、農函大培訓。加強村干部學歷教育,支持和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自學考試、電大、黨校和農廣校等各類函授學習,逐年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以“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為載體,組織農村黨員和村干部經常性地開展學習活動,提高農村黨員和干部的科技知識。三是強化農技流動學校、遠程教育培訓。深入開展送科技知識下鄉活動,舉辦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將各類培訓班辦到鄉村、辦到田間地頭。同時,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絡,整合農口及教育、衛生等各類培訓資源,積極開發制作實用性強的教材和課件,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的培訓作用。
三、建立“三項機制”激活力
我們著眼于建立各項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著力實施“激勵保障工程”,確保村干部在“經濟上有保障、政治上有盼頭”。一是建立健全優勝劣汰機制。采取黨委考評、群眾評議、實績積分等辦法,量化考核、獎優罰劣,讓報酬與工作緊密掛鉤,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結合“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健全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積分量化考核管理機制,在繼續抓好村級黨組織和村干部“星級管理”的基礎上,積極研究制定全縣村干部管理“定責問責”考核評價辦法,進一步增強村干部的責任意識,促進村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按平時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和年度工作責任目標完成考核情況,對村級班子和村黨支部書記進行考核排序,把工作實績與村干部報酬、獎懲等掛鉤,對年終考核排名在末尾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談話誡勉;對因主觀努力不夠,沒有作為,班子整體工作能力不強而排名靠后的進行組織調整,并在全縣范圍內公開選拔擇優配備,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優勝劣汰的選人用人機制。二是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機制。積極探索完善村干部責、權、利相結合的待遇激勵保障機制,不斷健全并落實對村干部定權責立規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發展前途、退崗有一定保障的“一定三有”機制。積極探索獎勵工資制,對工作成績突出,在集體經濟發展中有重大貢獻的村干部進行重獎;不斷加強和完善村干部養老保險工作機制,提高養老保險金標準,調動和激發村干部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三是建立健全政治激勵機制。加大在村干部中招考鄉鎮公務員工作力度。對年齡輕、文化程度高、工作業績好、表現突出的村干部,納入村黨支部書記后備庫進行重點培養,同時在選舉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方面向他們傾斜。對生活困難的村干部多幫扶、多看望、多走訪,積極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為民干事,為黨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