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安危系心間 抗洪搶險顯真情
——甘谷縣水務局搶險救災紀實

6月20日以來,持續的強降雨過程導致甘谷縣境內河流水位不斷上漲,防汛形勢異常嚴峻,防汛抗洪到了最關鍵時期。面對嚴峻形勢,甘谷縣水務局立即行動起來,迅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投入到抗洪搶險斗爭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團結一致,奮力拼搏
該局充分發揮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組織群眾、宣傳群眾的作用,帶領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戰,積極組織抗洪搶險,使整個搶險工作緊張有序進行,切實成為團結和帶領群眾戰勝洪澇災害的堅強戰斗堡壘。在災害面前以實際行動體現了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
從6月19日接到第一次強降雨通知后,該局便迅速作出部署,積極動員各方面力量,尤其是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切實擔負起防汛搶險的重任。全局廣大干部職工積極響應局黨委號召,緊急行動起來,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最前沿。黨政班子成員主動請戰最危險的地方、最艱苦的地方、災情最嚴重的地方、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新興鎮十甲村、磐安鎮、六峰鎮石灘村、大像山鎮二十鋪等發生險情的地方,都有我們共產黨員的身影,他們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

反應迅速,科學決策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甘谷縣可能普降大雨、暴雨,局部地區降雨量可能突破100毫米。7月21日,甘谷縣水務局召開緊急工作會議,對搶險救災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啟動了防汛救災預案,要求全局各級迅速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會議決定縣水務局所有股長以上同志,分成4組,一組一車,吃住到鄉鎮對險工險段進行重點監測,要求容易發生災情的鄉鎮,做好易澇地的排澇準備工作。并充分儲備防汛物資,共計65.16萬元,其中:麻袋0.3萬條,編織袋2萬條,鉛絲網片1250片,鉛絲1.5噸,樁木10立方米,塊石0.25萬立方米,砂石料10萬立方米,救生圈20只。

靠前指揮,身先士卒
從6月20日到今,水務局班子成員始終堅持在抗洪搶險第一線,靠前指揮,廢寢忘食,晝夜奮戰,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大家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連續一個多月都與干部群眾一起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始終與災區群眾心連心,共患難,同呼吸,共同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體現了黨員領導干部深入一線,艱苦奮斗,連續作戰的工作作風。
大雨停了,可是新的險情又出現了。受渭河上游降水等因素的影響,渭河水位不斷上漲,7月25日上午,湍急的河水造成甘谷縣新興鎮十甲村河段、六峰鎮石灘村河段、二十鋪雞咀河段、磐安鎮河段等多處發生了近千米的兌岸險情,甘谷縣水務局對這一險段采取了緊急度汛措施,迅速調集了2000條麻袋、1.8萬條編織袋、10萬立方米砂石料、0.32萬立方米塊石、0.5噸鉛絲、1340片鉛絲網片和26立方樁木等搶險物資,共計54.32萬元,組織起1000多人的搶險隊伍,于25日下午1點展開了對新興鎮十甲村河段、六峰鎮石灘村河段、二十鋪雞咀河段、磐安鎮河段的除險加固工作。此次加固工程主要采取沙袋護岸和石籠邊載的措施。由于渭河上游仍在降雨,河水不斷上漲,險段處河水最深達到5米左右,給險段加固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為此,緊急調用了80多輛裝載機、挖掘機、卡車和三輪車,1000多名搶險隊員也按照任務分組,分成不同的班次,輪番上陣;縣水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董德福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和各支部黨員同志始終堅持在搶險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盡管持續上漲的河水造成搶險道路非常泥濘,但全體指戰員絲毫沒有懈怠,踩著泥濘的道路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由于整個搶險工作措施得當,截至目前,新興鎮十甲村河段、六峰鎮石灘村河段、二十鋪雞咀河段、磐安鎮河段的除險加固工作勝利完成,實現了此次抗洪搶險過程中零傷亡。同時董德福一行布置渭河沿岸鄉鎮,進行24小時巡堤,以確保洪峰順利通過,大堤安全無恙。
水務局在這次抗洪搶險的戰斗中,團結一致,精心部署,科學決策,最大限度地確保了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廣大黨員干部在帶領群眾搶險救災中,充分發揮突擊隊、頂梁柱、帶頭人的先鋒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一個支部就是一個燈塔”、“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