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甘谷縣召開《大像山石窟保護規劃》編制座談會。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朱陽教授、劉瑜博士,甘肅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設計院技術部李琦峰主任、周軍旗工程師;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市博物館館長李寧民,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四龍,市博物館陳展部主任王來全,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曉紅;縣人大主任令建民,縣政協主席王璽卿,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孟曉龍,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張發茂,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慶元,縣人大副主任韓金鼎,副縣長潘慧琴,縣政協副主席田小龍及相關鄉鎮、部門負責人共30余人參加會議。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市博物館館長李寧民作重要講話)
會上,朱陽教授、劉瑜博士、周軍旗工程師分別就項目設計方案做了詳細介紹,與會市縣領導及相關部門、鄉鎮負責人分別做了發言,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會議強調,《大像山石窟保護規劃》編制工作是一項重點工程,實施過程中,要以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堅持優先保護的原則,力促保護與開發并重,實現文物保護、旅游觀賞為目的。在設計規劃方案時,文化部門要按照國家文物局有關文物保護相關法律的要求,做好前期調查研究,對大像山石窟進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論證,做到歷史資料翔實,文本資料齊全,保護路線合理,力爭提出確實可行的方案。
會議要求,相關鄉鎮、相關部門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必須高標準、嚴要求,穩扎穩打,做到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做好大像山石窟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大像山石窟保護規劃編制具有綱要性質,編制工作要站位高遠,在立足保護的基礎上,提出文物資源利用的方向、機制、方式和思路。設計單位在設計規劃時要做好與縣城三版規劃、旅游文化發展規劃協調配合,進一步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規劃中要對保護與修繕、恢復與傳承、利用與開發的區域、項目做出詳細規定,在設計深度上繼續下功夫,爭取在短時間內結合相關部門提出的修改意見,繼續完善設計,盡快完成。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慶元主持會議)
據了解,大像山石窟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有效保護大像山石窟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使其免遭城市化、園林化及無序建設活動的破壞,科學、合理、適度地發揮大像山石窟在社會發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并將其保護和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根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要求》、《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和《甘肅省文物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要求,在省文物局要求下,大像山景區管理局于2013年7月委托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啟動了規劃編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