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公司開展集中培訓
城市晚報訊 還記得校園里的流動紅旗嗎?本月起,這樣場景將在長春公交集團西北公司28條線路460臺車上輪換呈現,流動紅旗將作為對公交線路和司機的綜合評價和認可,而評委則是乘車的市民,該活動是西北公司創先爭優活動中,打造“流動紅旗線路”的又一舉措。最令人新奇的是其評比標準更為“苛刻”細致,甚至要求司機要勤洗頭、禁吃蔥蒜。
業務培訓
要求車隊入社區聽“民聲”
昨晚9時,在長春公交集團教育培訓中心二樓,容納百余人的教室內座無虛席,來自西北公司的百余名駕駛員在這里集中培訓。
“這是我們開展優質服務競賽的一個‘前奏’。”長春公交集團西北公司工會主席田賢民介紹,為提升公交司機的服務意識,公司邀請集團教育中心的老師就公交車的行車安全、車廂服務、文明駕駛等方面進行講課,讓所有司機了解更多的運營服務常識。
同時,該公司還組織車隊深入社區服務,將乘客的建議轉化為服務的優勢,在走訪中切實解決職工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據介紹,西北公司目前有500余公交駕駛員,日客流量19.8萬余人次。
服務競賽
每月選出“流動紅旗線路”
“城市公交被稱為一個城市的名片,是一個城市流動的風景線。”長春公交集團西北公司經理孫喜武說,為了進一步提高公交駕乘人員的服務質量,長春公交集團開展了“顧大局、保暢通、利民生”提升管理優質服務競賽活動,在每條公交線路上評選一輛“流動紅旗車”,并給予適當經濟獎勵。
“流動紅旗車這個牌子,既是對我們駕駛員日常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今后工作的一個督促。”孫喜武說。據了解,為了充分調動每一位駕駛員參與到爭做“流動紅旗車”,“流動紅旗車”不搞永久制,每月根據駕駛員的表現情況評選一次,并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
評比標準
駕駛員不能吃大蒜大蔥
記者在西北公司看到,“流動紅旗線路”的標準極為細致,除要求司機安全駕駛、文明待客外,其自身形象也是考核標準。
“駕駛員發型要梳理整齊,車上座套、腳墊須整潔;公交車多輛車同時到站停靠,第三輛及以后車輛執行二次停站……”西北公司主管運營的副經理劉君濤說,在對公交車司機的要求方面,標準還提出了具體“苛刻”的要求:公交行業屬于服務行業,長時間同乘客打交道,司機和售票員都不能吃帶有大蒜和蔥等有異味的食品。其次,駕駛員發型要梳理整齊并經常洗發,勤洗澡更衣,保持個人衛生;遇乘客對服務不滿時,虛心聽取批評意見;不做向車外拋物、吐痰等不文明行為。另外,要求駕駛員使用普通話;開車時不接打手機。
(記者 劉佳雪/報道 張景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