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上午,83歲老兵奉孝同在毛主席紀念堂緬懷后,在天安門廣場向天安門城樓敬禮。記者 童迪 攝

11月17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在參觀了毛主席紀念堂后,老人覺得很欣慰。記者 童迪 攝
原標題: 55年后再到北京,主席警衛(wèi)痛哭失聲
盼了55年,曾給毛澤東當過5年警衛(wèi)的奉孝同終于實現(xiàn)去北京緬懷毛主席的心愿了。11月17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晴空萬里,奉孝同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天安門廣場南端的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了毛主席,實現(xiàn)了多年的心愿。
一千公里的“愛心接力”
從新化到北京全程1000多公里,為了幫助年過八旬的奉老實現(xiàn)緬懷之旅,從今年10月起,新化縣委和長沙南湖醫(yī)院得知奉老將要去北京后,協(xié)助愛心人士和有關單位銜接,并資助奉老此次緬懷之旅。
11月12日,奉老一行從新化奉家鎮(zhèn)的家中啟程時,鎮(zhèn)政府考慮到路況不好,派越野車將他們一行送到縣里。從新化火車站來到長沙后,長沙南湖醫(yī)院派車全程接送,并給奉老做了全面體檢。11月16日下午奉老來到北京后,當?shù)貝坌娜耸孔园l(fā)組織迎接,并安排車輛將奉老接到天安門附近的賓館居住。
紀念堂開辟“綠色通道”
11月17日早上6點,奉老和家人在愛心人士陪同下來到天安門廣場。奉老看著晴空下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心中升騰的是激昂與感動。“天安門廣場比50年前更大了,長安街也變寬變漂亮了。”奉老感慨萬千。
毛主席紀念堂排隊參觀的游客很多,通常要排隊1個小時左右。工作人員幾天前得知奉老來北京看毛主席后,特意安排了綠色通道,奉老得以快速進入紀念堂內(nèi)。紀念堂大廳中央擺放著3米多高的漢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坐像,奉老很激動,先是送上了三束菊花,然后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瞻仰廳的水晶棺內(nèi)安放著毛主席的遺體,身著灰色中山裝,覆蓋著鮮紅的黨旗。50多年后看到毛主席,奉老再也控制不住喊了聲“毛主席”,就痛哭失聲到說不出話來。周圍警衛(wèi)見狀很感動,過來扶著奉老,勸他平復情緒。在眾人安慰下,奉老逐漸穩(wěn)定了情緒,對著毛主席的遺體鞠了三個躬,然后敬了個軍禮,最后在家人的陪同下離開。
給毛澤東當過警衛(wèi),后半生扎根在農(nóng)村
本報去年12月9日報道了曾給毛澤東當過5年警衛(wèi)的奉孝同回鄉(xiāng)半個世紀來,謹守軍人機密、隱居深山勞作,一直渴望在有生之年去韶山、北京看看毛主席,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這位堅守信仰的老兵贏得了很多讀者的尊敬,婁底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關注。去年12月18日,在多方關注與幫助之下,奉老的“韶山夢”終于成行。今年本報陸續(xù)刊發(fā)報道,全程關注了奉老從新化到北京的緬懷之旅,使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幫助他圓夢的行列。
全媒體記者 甄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