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0月12日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違法“占中”行動受到全球關注,不斷有外國政府和政客為此發聲。英國前駐港總領事館領事、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駐港高級研究員夏添恩(Tim Summers)近日撰文指出,任何人都有權利就香港近期局勢發表意見,但亦有責任確保有關言論是基于準確且切合歷史的分析,任何人作出評論時,必須尊重香港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事實。他批評部分政客和外媒近來的評論明顯欠缺對相關歷史協議及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的認識,無助香港社會重建信任,令人擔憂。
夏添恩指出,香港是環球城市和亞洲金融中心,其政制發展牽動亞洲以至全球經濟和商業利益,故外國頻頻為此發聲并不難以理解,但他強調有關評論應該基于歷史協議和歷史事實,而非無的放矢。作者特別點名提到英國作為香港的前宗主國,面臨的外交挑戰尤其明顯,又形容《中英聯合聲明》的陰影至今仍然籠罩英國政府決策者。
北京已為普選特首敞開大門
夏添恩指出,目前爭拗重點不在于2017年應否普選特區行政長官,因為北京已為此敞開大門,而是在于候選人的提名機制。文章提到,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訂明“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選產生的目標”,因此中央政府目前給出的方案,并沒有違背條文。
對于英國有聲音批評中國違反中英談判時的承諾,夏添恩指出,《中英聯合聲明》只訂明“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與人大方案并無抵觸,而英方作為協議簽署方之一,現階段并無足夠法律理據提出異議。文章又批評,英方在1997年交還香港之前,行政階層人選幾乎毫無民主可言,難以為英方提供道德高地。
“一國兩制”是最佳選擇
夏添恩續指,歷史協議奠定了香港作為擁有高度自治的次國家地區(sub-national region)的地位,但外界不能因此誤將香港當成獨立國家或主權地域,任何人作出評論時,必須尊重香港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事實。作者又提到“一國兩制”雖然行之不易,但當前來說仍是香港的最佳選擇。
據了解,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是1920年成立的非營利、非政府智庫,成員逾3,000人,旨在分析國際事務與時事,被譽為國際事務領域的領導機構。文章作者夏添恩于1997年至2001年間擔任英國駐港總領事館領事,2004年至2007年間任英國駐重慶總領事,2010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