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吳晶晶 姬少亭)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16日宣布將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命名為“悟空”。“悟空”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去太空尋找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科學研究表明,宇宙中人們所能觀測到的普通物質只占不到5%,其余都是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被稱為“宇宙幽靈”,科學家僅知道它們存在,卻無法探測到它們。
據介紹,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擁有“火眼金睛”,是迄今為止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空間探測器,超過國際上其他同類探測器,性能優越,可謂“神通廣大”,有望在物理學前沿帶來新的重大突破。
此次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公開征名活動自2015年9月29日正式啟動至10月31日作品提交截止,共收到有效名稱方案32517個。在數據統計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委投票和中科院批準,最終“悟空”入選,
活動主辦方介紹,“悟空”是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中齊天大圣的名字,“悟”有領悟的意思,“悟空”有領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悟空”的火眼金睛,猶如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探測器,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識別暗物質的蹤影。同時這也符合國際上將科學衛星以神話形象命名的做法。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是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支持下的中國科學系列衛星的首發星,未來還將發射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和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等。
↑熒屏中的經典悟空形象
【延伸閱讀】
中國暗物質衛星啟運酒泉 擇機年底發射
新華社上海11月14日電(記者喻菲 申安妮)由中國科學院研制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將于12月中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枚中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的首發星與執行此次任務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14日從上海啟程,搭乘專列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9日,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承研的衛星系統和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承研的運載火箭系統,順利通過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星箭出廠審定,這標志著衛星系統和運載火箭系統已全面具備執行發射任務的條件。本次發射將是長征二號丁火箭執行的第26次飛行任務。
據介紹,目前,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工程的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支撐和科學應用六大系統各項準備工作均按計劃節點進行,具備進場執行任務的條件。
暗物質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批準立項的四顆科學衛星之一,它能夠通過高空間分辨、寬能譜段觀測高能電子和伽馬射線尋找和研究暗物質粒子,同時將在宇宙射線起源和伽馬射線天文學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是迄今為止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空間探測器,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
據專家介紹,在衛星結構方面,暗物質衛星首次嘗試了“科學探測載荷一體化”設計,衛星有效載荷質量1410公斤,整星質量1850公斤,載荷平臺比達到了3.2:1。探測器位于衛星中心,專家通過精巧的設計,減小了衛星體積,降低了重量,大幅節省了發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