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去年曾遭遇媒體追訪。因為,這位金昌市委書記促成了一項任用干部的新規定:干部選拔任用中要考核其社會價值原則、履行公民義務、傳統倫理道德、個人生活等四大方面的十二項內容。
這項規定中又明確指出,對不能履行社會義務、不孝敬父母、不關愛配偶子女的干部,在選拔任用時,實行一票否決。
一石激起千層浪,媒體報道如潮。有贊賞鼓勵的,也有炮轟抨擊的。
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的有關人士則指出,金昌市實行的這種看似“管閑事”的干部考核新標準,有利于拓寬干部考察的范圍,全面了解干部,真正把表里如一、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為人民服務。
同時,李建華樂做小事、多做小事在此間亦備受關注。
路邊帶棱角的道牙兒換成了橢圓型,這樣,行人不慎摔倒時會緩解撞擊力;滿街擺放的垃圾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造型美觀的入地式垃圾箱;為失業人員增加補貼,讓他們抽時間給上班族“看家護院”,解決了八小時以內上班族的家庭安全問題……
面對這些“新聞”,坊間討論激烈。長期以來,市委書記就是“抓大事、把方向”的,鮮有細問百姓小事,更罕見要管家庭之“閑”事。
對此,蘭州大學政治學院劉先春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述了三個觀點。
第一,任用干部新規定的考核內容看似家庭之事,內部之事,但它折射出中國共產黨干部用人觀的變化,所用之人顯然就是要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
第二,通過為百姓做小事、做實事、做好事,說明了中共的執政理念有了轉變,由單純地強調發展經濟,轉向了以人為本,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百姓利益。進一步體現了中共執政為民,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同時,這將能夠更好地將中共的執政理念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結合起來。
第三,這些事例體現了地方主政者對中國共產黨當前執政理念的理解和實踐。(記者 殷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