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深入金昌市調研。在金昌市甘肅新川化工(肥料)有限公司,陸浩走進生產車間,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本報記者呂建榮攝
陸浩在金昌調研時強調
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本報金昌6月30日電 (記者 徐愛龍)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今天在金昌調研時強調,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推進我省新型工業化進程。
陸浩先后來到甘肅電投金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河西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金川集團公司、甘肅新川化工(肥料)有限公司,深入生產一線,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技術改造、自主創新情況,并現場和企業負責人就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企業競爭力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2007年5月,甘肅電投金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率先關停永昌發電公司能耗高、污染大的5臺共99兆瓦機組,實施了甘肅節能減排第一爆。2010年6月再次關停拆除永昌發電公司2臺100兆瓦機組。永昌發電公司7臺機組全部關停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100噸、煙塵排放量1500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7200噸。新建成的2×330兆瓦風冷發電機組在正常運行,新機組煤耗、水耗、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均達到同行業的先進水平。在機器轟鳴聲中,陸浩考察了該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對甘肅電投金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為全省節能減排做出的貢獻給予贊揚。

位于永昌縣河西堡鎮區以西的河西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主要承接新疆、內蒙古煤炭資源的轉化需求,延伸基礎化工產品產業鏈,以焦化、合成氨、電石為基礎,以尾氣綜合利用為主導,實現區域內炭焦、電石、焦油、煤氣循環利用,以達到產業集聚、企業集中、資源集約、功能集成的目標。聽了園區情況介紹后,陸浩說,現在上的這些項目多數屬重化工項目,屬于傳統產業。產業是金昌工業經濟鏈條中的重要一環,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必要項目,傳統產業不能走以前的老路,必須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進行改造和提升,實現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目標。當企業負責人匯報到所有項目都進行了嚴格的環評,都是采用最新的技術時,陸浩給予了肯定。
金川集團公司作為我省特大型國有骨干企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下午,該公司總投資超過20億元的年產6萬噸銅管棒項目、年產40萬噸離子膜燒堿一期工程竣工投產。陸浩在竣工投產典禮上輕按按鈕,啟動了生產線。陸浩走進生產車間,一邊參觀考察,一邊詳細了解該生產線的技術含量、工藝流程。企業負責同志介紹說,新項目采用的國際國內最新技術,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是項目的優勢所在,銅管棒生產線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產品將填補我國的空白。當了解到這些情況后,陸浩說,金川集團公司這些年之所以發展比較快,主要得益于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無論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還是培育新興產業,都要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當今世界,科技進步與創新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的主要驅動力。企業如果沒有創新,就難有大的作為和發展。因此,一定要著眼于自主創新,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對我省來講,要特別突出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力爭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斷提高我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綜合利用水平是金昌循環經濟示范區的特點。甘肅新川化工有限公司與金川公司一墻之隔,主要依托金川集團公司燒堿副產的氯氣資源和周邊地區豐富的電石資源,投資20億元建設20萬噸/年PVC生產裝置已經正式投入生產,該公司的電石渣再輸送給下游的金昌水泥公司,這樣就大大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了解到這些情況后,陸浩說,通過延伸產業鏈,逐步形成集群效應,是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必然選擇。聽說新希望集團為充分利用金川集團公司豐富的硫酸資源,享受國家對農資生產企業的優惠政策,又于2007年7月注冊成立甘肅新川肥料公司,投資8000萬元建成了10萬噸生產能力的硫酸鉀生產線。陸浩十分高興,勉勵他們要再接再厲,繼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健身,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姜信治,副省長張曉蘭及省政府秘書長李沛文參加了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