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為伴健康同行
--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紀實

秦嶺腳下,渭水之濱,在號稱羲皇故里、隴上江南的天水市,有一所實力雄厚、享譽西北的專科醫療機構--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市精神病醫院)。該院恪守嚴謹、規范、誠信、和諧的行醫準則,秉承仁愛、奉獻、超越、爭先的辦院理念,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抓醫療質量以提高療效,抓精神文明以改善形象,實現了市級文明單位、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的“三級跳”,精神文明建設跨入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先進行列。
勇爭一流、敢于超越的三院人,在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的道路上正朝氣蓬勃地快步前進。他們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目標,以黨建工作、員工素質教育、文明優質服務、“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活動、“道德講堂”、文明風尚傳播、勤儉節約行動、文化體育活動、雙擁共建等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創建活動感召人、以思想道德引導人、以文明環境熏陶人、以志愿服務溫暖人,開創了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再次取得顯著成效。近三年來,全國總工會授予該院護理集體“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共青團中央將該院心理病區命名為“全國青年文明號”,院長丁志杰同志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院團總支獲“天水市五四紅旗團總支”稱號,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獲“天水市優秀青年服務集體”稱號,涌現出天水市先鋒崗、道德模范、十佳青年志愿者、優秀青年志愿者等一批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先進人物。

加強黨建引領,夯實文明根基
市三院以創建“誠信和諧醫院”為目標,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改進作風、優化服務、提高素質、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的載體,建立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各部門具體抓的工作機制,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心下移,與各科室簽訂《精神文明建設年度目標責任書》,每月進行檢查考核,做到了有計劃、有檢查、有評比、有總結。
市三院黨委一班人深知:黨建工作是文明創建的主體,是文明創建工作的靈魂和核心。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該院以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為抓手,嚴肅黨內生活,豐富黨建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進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全院從患者家屬、服務對象、職工群眾關心的具體問題著手,從群眾不滿意的小事抓起,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大力改善就醫條件,積極營造文明氛圍,已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爭創、人人提高的良好局面,精神文明建設、業務工作和經濟效益同步發展。

重視素質教育,倡導文明理念
市三院把干部職工的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作為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重心,著力強化素質教育,狠抓業務培訓,增強職工的綜合素質、崗位技能和服務本領,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職工隊伍,為創建全國文明單位提供了保證。
該院結合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和“黨員固定活動日”活動,以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主線,采取集中學習、個人自學、專題研討、專題講座、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形式,深入開展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
該院積極舉辦“道德講堂”,廣泛宣傳“天水市道德模范”李紅芳同志九年如一日悉心照料80多歲的高齡偏癱患者,像親閨女一樣為孤寡老人養老送終的感人事跡。通過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詮釋道德內涵,傳播了文明風尚。
該院以創建“誠信醫院”為載體,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引導職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本職工作中。醫院推行院務公開制度,公開重大決策、重大經濟活動等,接受職工監督;落實醫療費用“清單制”,在門診大廳公示收費項目和標準,接受病員和家屬監督;落實“服務承諾”制度,督促醫務人員文明行醫;推行“病員健康聯系卡”制度,把醫療服務向出院康復延伸。

堅持以人為本,開展文明服務
市三院服務對象是特殊的精神障礙患者,一般人見到會害怕,唯恐避之不及。但市三院卻視患者如親人,他們堅持“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開展以人性化服務為特色的優質護理工程,實行“我的患者我護理、我的質量我負責”的整體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醫務人員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樹文明形象,真正做到了以病人為中心。
他們熱心、細心、耐心、精心關愛患者,為患者提供醫、護、吃、住、玩全方位服務。他們在患者的辱罵、毆打下默默工作,為病人穿衣、喂飯、喂藥、洗澡、理發、修剪指甲,帶病人唱歌、跳舞、畫畫、打牌、玩游戲。該院在功能復健工作上實施個性化、創新化訓練方式,取得明顯的康復效果。醫院采取情景模擬演練、實際參與、帶領外出場所體驗等形式,對患者進行各項功能訓練,如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搭乘訓練、購物訓練、取款訓練、職場訓練、人際交往訓練等,為患者回歸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切為了病人、處處方便病人”是該院傳承多年的服務宗旨。他們在平凡中見專業精神,從細微處顯精湛技藝,于奉獻中見無私愛心,時時處處體現著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得到廣大患者的真心擁護,被省內外各地患者家屬親切地稱為“病人之家”,引起中西部地區精神衛生機構普遍關注,北至內蒙南至廣西、東起河南西到新疆的精神病醫院紛紛來該院考察交流。

開展志愿服務,助推文明發展
弘揚雷鋒精神,開展扶貧濟困活動,是市三院青年志愿者從未間斷過的志愿服務項目。不同崗位的青年志愿者用不同的方式踐行志愿服務精神,開展獻愛心活動。醫護人員自發捐款為貧困患者購買患者喜愛的食品,為沒有家屬照顧的患者捐贈衣服,為住院費用不夠或沒有回家路費的患者家屬捐款,受到患者家屬的一致好評。醫技科室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為前來化驗檢查的患者及家屬提供生活服務,在平凡中體現了不平凡。
每年的“學雷鋒活動月”,護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都組織住院患者開展游園踏青、生活能力康復訓練活動。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還走進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進社區”主題活動,為居民送健康、送關懷,用實際行動服務于社區百姓。
機關后勤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扶貧濟困愛心捐贈活動,每年春節前夕,他們到“雙聯”點為貧困戶送去大米、食用油、棉被等慰問品;多次到“雙聯” 點開展義診活動,送醫送藥,為缺醫少藥群眾提供便利的醫療服務;在青年志愿者的號召下,醫院全體職工為“雙聯”點捐款3萬余元;今年開學前夕,青年志愿服務者自發捐款,為 “雙聯”點貧困學生送去書包、字典等學習用具,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盡微薄之力,讓志愿者服務精神薪火相傳。
市三院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志愿服務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我省岷縣漳縣地震災害、秦州區娘娘壩鎮泥石流災害、我市逸夫中學消防演練事件發生后,醫院第一時間組建了心理援助隊,趕赴受災地開展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務,得到災區群眾和民政部、蘭州軍區等各級黨政軍部門的一致贊揚。

推進文化建設,豐富文明內涵
文化建設是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是通向文明的重要紐帶。市三院始終注重文化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每年春節前,醫院都舉辦“迎新春醫患聯歡會”,邀請康復期患者和職工同臺演出,為患者回歸社會創造有利條件;“三·八”婦女節,舉辦女職工登山比賽或患者趣味運動會;“5·12”國際護士節,舉辦“慶祝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重陽節前后,組織退休職工參加市上組織的登山活動。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增強了全院團結協作的精神。
該院大力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每年春節、端午、中秋、元宵節等傳統文化節日,院領導都下病區開展節日慰問,為住院患者送上節日特色糕點、新鮮水果等慰問品,讓患者感受到節日的氛圍,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每年春節和“八一”建軍節,醫院都開展軍民共建活動,舉辦軍民籃球聯誼賽、聯歡會等活動,營造了“軍民一家親”的良好氛圍。今年6月30日院黨委舉辦了主題為“中國夢、醫院夢、我的夢”演講比賽,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四個意識”。
文明無頂峰,創建無止境。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將將在建設立足隴東南、輻射大西北的三級精神衛生中心之路上,大步前行,用責任和擔當、執著和堅毅譜寫出時代文明的瑰麗詩篇,為全市乃至西北人民提供更加安全、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