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表明,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其中近視患者人數達6億之多,意味著幾乎每兩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人受到近視問題困擾。
孩子近視,正逐漸成為我國急需解決的一道難題:
2018年7月,教育部發布的我國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中就指出了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僅在四年級、八年級學生中,視力不良檢出率就分別達36.5%和65.3%,其中八年級學生重度不良比例超過30%。
2018年8月,主席要求:“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2019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和近視防控工作措施,5月公布相關調查結果,提示6歲以下兒童要盡量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家長在孩子面前應盡量少使用電子產品。
近視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從身心健康的影響上看,孩子近視后眼睛視物模糊、干澀、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頭暈等,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生活。嚴重的還會增加視網膜病變的風險,導致失明。
除此之外,近視也會讓孩子未來發展受限。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飛行技術、航海技術、消防工程、刑事科學技術、偵察、海洋船舶駕駛等大量專業都對視力有明確要求。
如果青少年視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控制,未來學習相關專業、從事相關職業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另外,有些運動項目的選擇,也會受近視的影響。比如:高度近視的孩子,就要格外慎重打籃球這種有傷害,跳躍性大的運用。因為他們的眼睛的視網膜會特別薄,運動時眼睛受傷的幾率會更大。
那么,如何解決孩子的近視難題?
如何解決孩子的近視難題
01
培養好習慣
衛健委發布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就提到了,近視的主要原因有長時間持續近距離用眼、缺乏日間戶外活動、不正確的讀寫姿勢、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

所以,家長們要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讀寫習慣,比如:在走路時、吃飯時、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寫字、使用電子產品。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01 督促孩子讀寫時保持正確的姿勢
教師和家長應為孩子提供適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并經常提醒、督促孩子讀書寫字堅持“三個一”,即眼睛離書本一尺,胸口離桌沿一拳,握筆的手指離筆尖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教師應指導學生每天認真做眼保健操。
02 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學校使用電子產品的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課余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6歲以下兒童要盡量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家長在孩子面前應盡量少使用電子產品。
03 保證孩子白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
保證孩子每天進行2小時以上白天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應少于3小時。幫助孩子養成平衡膳食、科學鍛煉、充足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視力健康。
02
戴鏡矯正
一旦孩子被醫生確診為近視,就應該及時矯正,不讓視力有進一步下降的危險。
配戴眼鏡是當前矯正視力的常用方法,但具體采用哪種眼鏡,應聽從醫生的指導。通過配戴眼鏡對視力進行矯正后,應堅持戴鏡,且應繼續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每半年到醫院復查一次。
當然,選擇眼鏡時也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具體情況:
01 參考孩子的想法
對很多青少年來說,他們會覺得佩戴框架眼鏡不好看,尤其是高度近視還會導致眼球突出,讓同學嘲笑,起外號。
這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想法,給他們佩戴RGP鏡片,或者角膜塑形鏡(OK鏡)。
02 參考孩子的具體情況
如果想給孩子做激光手術,則要到醫院檢查是不是能夠做這個手術,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這是一個最后的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所以,我們提倡的還是要積極的預防近視,早期合理去防治和矯正近視。
近年來,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眼科經過不斷發展,現有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2名,專業護士2名,驗光師3名。科室醫務人員在省內外三甲醫院進修學習,醫師結構合理,專業素質高,技術硬,醫德醫風良好。現為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天水協作醫院(眼科聯盟成員單位),并特聘天津醫科大學眼科專家魏瑞華博士長期指導工,建立了遠程會診機制,使科室在眼部疾病診療方面走在了前列。
科室配有進口裂隙燈、電腦驗光儀、非接觸眼壓計、眼科A/B超、超聲乳化儀、角膜地形圖、綜合驗光臺、手術顯微鏡、眼底照相機、視野計、OCT等設備,設備先進,可提供最準確的檢查和手術。現開展項目有: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青光眼小梁切除術、眼外傷搶救等、翼狀胬肉切除+角膜干細胞移植術、眼部眼瞼成形術、鼻腔淚囊吻合術、上瞼下垂矯正術、共同性斜視矯正術、鼻淚管再通術、眼部整形手術和青少年近視、斜、弱視防治。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