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4日,大年三十、夜幕降臨,本該萬家燈火、闔家歡聚,但是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的嚴峻形式下,無數醫務工作者仍然奮戰在臨床一線。

隨著甘肅省及天水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了黨委書記問肅生和院長王定新任雙組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由分管副院長任辦公室主任、醫務、護理、院感、公衛等四個重點科室負責人為副主任的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醫療救治組、疫情防控組、院感防控組、后勤保障組、秘書組、督導組等5個工作組,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預案》,規范開展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管理、消毒和院內感染預防控制、標本采集與檢測,規范開展病例診斷、報告、隔離、治療和轉運,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保障醫療安全。

就在此時,發熱門診留觀病房留觀床位告急,二線值班醫生楊鵬立即向院領導匯報了這一情況。幸運的是就在當天,醫院完成了是新的隔離留觀病區的改造,但投入使用還需要設備、器材及醫療必須物品。院領導當機立斷,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立即啟動新的隔離留觀病區。此時已是25日凌晨2時,副院長陳江魚親臨現場指揮,護理部主任靳綺、總務科科長王德、網絡中心主任王安等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及隔離留觀病區負責人王貴潔、護士長孫璽瑤等立即行動,各部門像一臺精密的機器一般,有條不紊地運行了起來。

2020年的除夕,注定是一個別樣的不眠之夜。在醫院黨委的統一調度指揮下,各科室團結協作,群策群力,利用短短兩個小時,于25日凌晨4時終于完成了兒童綜合樓一樓15間留觀病房啟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隨著第一例病人的入住,隔離留觀病區的各項工作順利展開。

疫情就是命令。隨著疫情的變化和國家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的調整,醫院也在不斷更新應對措施,細化完善診療方案,整合優質醫療資源,確保能接診、能救治。院黨委高度重視留觀隔離留觀病區的建設,要求以更高的標準進一步加強隔離留觀病區的建設。考慮到兒童綜合樓一樓的15間留觀病房內都沒有配置衛生間,為了進一步規范隔離留觀病區和發熱門診的設置,黨委書記問肅生、院長王定新帶領院領導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對醫院環境、布局做了現場調研論證,決定將留觀隔離留觀病區調整到了兒科樓10樓,保證了隔離觀察病人一人一房一衛生間的規范設置,同時把11樓、12樓改造成為備用隔離留觀病區,使單人隔離病房到達了36張床位,基本能夠應對未來可能到來的疫情擴大。為了爭取時間,總務后勤人員總是通宵達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隔離病房的必備條件。按照甘肅省衛健委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設置等有關要求,設立獨立的發熱門診,進一步加強醫護人員崗前防護培訓,嚴格執行發熱病人接診、引導、篩查流程,認真落實發熱病人登記報告制度。

按照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的總要求,為了統籌做好人員調配,盡量把精兵強將集中起來,把重病人集中起來,統一進行救治,院黨委果斷決定,暫停特需診療科門診和住院部所有醫療業務,對內分泌科和全科醫學科暫時合并,抽調骨干力量成立了醫療救治團隊。目前從全院抽調骨干醫師31名,骨干護士76名,充實到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等疫情最前沿。考慮到隔離病房的特殊性,護士們不得不與外界隔離,正值春節,第一批進入隔離病區的18名護士已經有14天沒有回家,她們大多是孩子的媽媽,也是媽媽的女兒,哪個家庭不期盼著闔家團圓呢?根據醫院安排,計劃在2月10日將派遣第二梯隊醫護人員進駐隔離病房接力戰“疫”,繼續恪守“不忘醫者初心,勇擔戰疫使命,堅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莊嚴承諾。

有人說困難面前見人心,災難面前看人性。面對疫情,感染科醫護群策群力,克服各種困難,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面對防護物資尤其是N95口罩的嚴重不足,隔離病房的醫生護士為了減少防護物資的使用,按照原則本應隔離病房的工作人員必須4小時一輪換,但是大家毫無怨言地把輪班時間延長到了8小時。為了把這8個小時堅持下來,大家在進入病房之前,盡可能多吃干糧、不喝水。從病房出來,連淑女都變成了女漢子,吃飯狼吞虎咽,完全不顧形象。嚴重的體力透支,大多人因不能及時補充水分而存在高鈉血癥,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

醫院就是戰場。特殊的形勢下,感染科一線醫護舍小家顧大家,春節期間離開家人,把家搬到了醫院、搬到了值班室。ICU抽調的祝俊年醫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他的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才剛剛兩個月大,為了提高病房危重病人的醫療安全,他把年幼的孩子和正在休產假的愛人送回老家交給了年邁的父母親照看,而他自己充分發揮專業特長,扎根在科室,隨時應對危重病人出現的突發事件。全科醫學科的王煒醫生是第一批被抽調到隔離病區的醫生,工作努力踏實,當醫院通知要抽調人員前往全市唯一的新冠肺集中救治單位天水市第五人民醫院時,他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并向科主任表態“我的孩子大了,讓孩子小的先留下,我先上”。呼吸內二科的王貴潔副主任、全科醫學科的楊鵬副主任、呼吸內一科的孫璽瑤護士長都是隔離留觀病房資歷較老的同志,他們和許多年輕同志一起,24小時堅守崗位,處理解決科室運行所遇到的各種繁雜的問題。呼吸內一科的邵發林主任是這次抗擊疫情臨床方面的中流砥柱,因他曾參加過2003年的“非典”救治,成了全市數得上的呼吸內科知名專家,在這特殊時期更是疲于奔命,組織院內新冠肺救治專家組病例討論10余次,參加兩區五縣院外現場會診、視頻會診、視頻查房合計20余次,同時承擔著感染科三線值班的重任,指導專家組秘書楊鵬副主任醫師制訂、修訂新冠肺救治流程和院內會診流程共6個版本。

截止到2月6日,發熱門診共接診437人,留觀54人,采集核酸和基因測序標本116人次。確診兩人,均已轉至市五院進行集中救治。重癥病人3人,機械通氣兩人,其中一人為重癥肺炎、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膿毒癥,通過全力救治,目前3人均已解除隔離,安全轉至相關科室。針對新補充的醫護傳染病防護知識薄弱的情況,他們積極與醫務科、醫院感染管理科聯系,對隔離留觀病房的每一位醫護人員進行了嚴格的防護知識培訓,堅決避免院內感染。隨著疫情的變化,國家衛健委先后發布了五版新冠肺的診療方案,他們及時組織科室所有醫務人員學習最新版的新冠肺診療方案,力求做到規范診斷、規范治療。

在短短的十多天里,從建科到兩次搬家,從兩張床到36張標準隔離病房,從簡單的預檢分診到規范的發熱門診,他們加班加點的辛勤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保障天水人民的健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們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全力以赴做好打贏“戰疫”的努力;他們堅守崗位、放棄休息,舍小家、顧大家,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