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武漢乃至全國各省份迅速蔓延,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院黨委的高度重視下,立即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院上下迅速動員、堅守崗位,紛紛投入到抗擊疫情戰斗中,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15名“女漢子”組成的護理團隊主動放棄休息時間,自愿到疫情防控一線,在護士長王麗君的帶領下,大家凝心聚力,日夜守候在抗擊疫情特殊時期的“帳篷醫院”,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堅決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大門”,在抵抗新型肺炎的前線上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堡壘!

疫情發生后,全院護理人員紛紛主動請纓,爭先恐后,奮不顧身地沖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1月25日,醫院征集支援武漢的志愿者時,一個小時就有154名護理人員遞交了請戰書,他們主動申請支援武漢或到醫院抗擊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大愛無痕,這些危難時刻的最美逆行者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在大難面前無畏艱險、不懼生死的大無畏精神!

發熱門診護士長王麗君就是其中一個。她的愛人柳煒是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大夫,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當醫院決定讓她負責發熱門診時,有著呼吸內科多年護理經歷的她,把兩個孩子交給了年邁的公公婆婆照看,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昂⒆拥臓敔斈棠潭家70多歲,身體狀況也不太好,疫情發生后,我們兩個都顧不上去看望父母,這些天的連續操勞讓兩個老人都累到了,只能讓我的哥哥嫂嫂接回孩子幫我照顧他們”,提到孩子,王麗君滿含熱淚地說。


從1月26日到28日,在護理部主任靳綺帶領下,發熱門診護士長王麗君、隔離留觀一病區護士長裴曉燕、二病區護士長孫璽瑤及全院緊急調集的85名護理人員,積極投身到規范的預檢分診及發熱門診、隔離留觀病區的建設中。她們科學分工、團結協作、高效行動,一步步摸索、一遍遍完善各項流程,力求以更加規范的管理和專業的技能,為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預檢分診工作是窗口中的窗口,她們力爭從源頭上把控。通過細致的詢問臨床表現、體溫測值、流行病學調查等進行嚴格的篩查,杜絕漏診一例患者。就診人群中,有不少人是需要開具健康證的外地返鄉人員,由于部分人員對這次疫情認識不充分,認為只要測量一下體溫就好了,當得知還需進行一系列流程時,會出現焦躁情緒甚至失控。然而,面對患者的不配合、不理解和繁重的護理工作,防護服下的她們總是耐心細致的解釋,安撫患者的情緒,盡自己最大努力地幫助他們,沒有露出一絲怯懦和委屈。

由于防護物資十分緊缺,為了節省防護服,每次上崗就要堅守13小時,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就長時間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因為一脫下防護服,就得更換全新的,現在防護物資這么緊缺,大家都舍不得!”一位護士如是說。她們當中有很多還是90后的孩子啊,看著既讓人心疼,而更多的是由衷的敬意。

發熱門診的工作要求更加嚴格,尤其是為疑似或確診病例前的檢查護理操作,危險系數很大;在采集咽拭子的過程中,患者由于抑制不了的咳嗽產生的氣溶膠,也會更一步加大操作人員的感染風險。針對這種情況,她們一步步優化流程,通過一遍遍培訓夯實細節,嚴格培訓穿脫防護衣的流程,使每個人都掌握了不同崗位的防控級別。



有武漢返鄉的一家三口,父母帶著年僅1歲的孩子來檢查,在檢查結束后,醫生做出一家三口留院觀察的決定。年幼的孩子露出的懵懂無知的笑顏,張開雙臂要護士們抱抱時,她們的心也跟著越發緊了。因疫情期間醫院周圍的餐館都沒有營業,一家三口沒有吃飯就直接來到醫院,發熱門診的護士知道后,果斷地奉獻出了自己的工作餐,并為孩子熱了粥,送到了媽媽的手上。

還有一位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到發熱門診后,一直呆在角落里默不作聲,與其他就診患者明顯不同。發熱門診護士觀察到這一細節后,主動上前詢問,得知他是一位留學回國的研究生,剛從匈牙利回來,在下了高鐵后感到發熱不適就到醫院檢查,但不幸在途中錢包丟了,家人也都在國外,無法聯系,無法進行檢查。大家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捐資,幫助這位陌生人進行檢查。

截止2月8日,預檢分診共接診926人次,發熱門診就診474人次,累計留院觀察60人次,解除留觀52人次。正是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護理團隊,這一幫眾志成城、同心同德的姐妹們的互相扶持、互相鼓勵,保障了醫院預檢分診及發熱門診工作得以有序的開展。

但這背后的心酸,卻非常人能夠體會。發熱門診15名護士中有9名是孩子的母親。從接到疫情突發到組建團隊的第一天起,她們就主動將自己與家人進行隔離,這些工作中堅強的女漢子,每當提到孩子的時候往往忍不住會淚流滿面,在這特殊的時刻,她們與孩子視頻都成了一種奢侈。

夜深了,這個城市顯得越發的寧靜,她們同星辰一起在崗位上堅守,用不眠和辛勤披荊斬棘,希望她們的點點努力,能讓明天清晨太陽升起的時候,綻放光芒!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