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要練好抓落實促發(fā)展的基本功
敦煌市市長 孫玉龍
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是領導干部抓工作落實的三個核心要素。領導干部能不能、會不會、善于不善于抓工作落實,既是衡量其工作作風的一個重要標準,也是檢驗其是否真心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促發(fā)展的試金石。
一要善于謀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謀劃的過程就是對工作、矛盾、困難、問題進行歸納、梳理、“深加工”的過程。也是抓工作落實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和基礎,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總體上講,謀劃就是理清工作流程,編排實施日期,確定先后順序、把握重點環(huán)節(jié)。就具體工作而言,謀劃就是對具體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責任到人,明確具體工作誰牽頭,誰配合,誰監(jiān)督,從哪些方面和環(huán)節(jié)抓起,先解決哪些具體問題,采取什么保證措施,最終達到什么目的。因此,謀劃在抓工作落實中是基礎的基礎,謀劃工作做得好,往往能使工作安排更加周到具體,工作程序更加明確順暢,能更好地統(tǒng)籌調(diào)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齊心協(xié)力抓落實的合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事與愿違。
二要雷厲風行。抓工作落實必須講求時效性。講時效重點要突出三個字,即快、準、穩(wěn)。快,就是對已經(jīng)研究決定的事要快速上手,說了干,定了辦,不找借口,不推不拖;準,就是對工作吃得準,目標看得清,既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范要求,也符合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長遠利益,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穩(wěn),就是對既定的工作能夠講求策略,既保持政策的延續(xù)性,又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和方案穩(wěn)步推進,少走彎路,一步到位。“快、準、穩(wěn)”體現(xiàn)的是一個問題的三個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互為前提的,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會影響到抓工作落實的時效性。
三要敢于碰硬。抓工作落實的過程就是認識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具體到工作中如城市拆遷改造、土地征用補償,其過程本身就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往往諸多矛盾交織、重疊在一起。這種現(xiàn)狀要求領導干部必須敢于面對矛盾、敢于解決矛盾,敢抓敢管,敢于負責,敢于碰硬。如果在工作中沒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明哲保身,患得患失,遇著困難繞著走,不僅矛盾會越積越多,工作不能得到全面落實,而且還會使本來可以解決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一些本身可以緩解的矛盾被激化。因此,越是一些硬骨頭,越要鍥而不舍,迎難而上,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該拍板的一定要拍板,該落實的一定要不折不扣落實,今天能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不拖到明天解決。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夠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夠打開局面,不斷地把工作從一個階段推向另一個階段。
四要腳踏實地。基層工作直接面對的是人民群眾,面對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事。因此,領導干部在抓落實中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擺花架子,不能好高騖遠。要善始善終,埋頭苦干,既注重抓工作落實的過程,更要看抓落實的成效,以實實在在的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不能避重就輕,好抓的大張旗鼓、風風火火,難抓的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甚至報喜不報憂,搞形式主義。要從經(jīng)濟發(fā)展的突出問題著眼,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想干的事著手,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我們工作得失成敗的主要標準,已經(jīng)確定的工作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盯住干成,做到件件有安排,事事見成效。
五要勤于深入。“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了解實情、了解真情、掌握第一手資料是確保科學決策的關鍵,也是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基礎。因此,領導干部抓工作落實必須善于深入工作一線,勤于到人民群眾中去搞調(diào)查研究。了解群眾疾苦,掌握社情民意,切實解決好群眾的實際困難問題,特別是要深入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現(xiàn)場辦公,現(xiàn)場解決問題;深入到群眾意見最多的地方去,帶著矛盾分析矛盾,帶著問題解決問題,在多層面上為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
(作者系敦煌市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