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能源基地 推動酒泉科學發展
中共酒泉市委 酒泉市人民政府
酒泉是敦煌藝術的故鄉、“神舟”飛船的搖籃、我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清潔能源、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礦產冶金、特色農產品等主導產業發展潛力大,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雙擁模范城。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持續快速發展,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48億元,是1949年的533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2437元和5763元,是1949年的86.8倍和133倍。特別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西部陸上三峽”的戰略構想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未來30年是酒泉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堅持規劃先行、風電場牽引,以風電場建設促電網建設、以風電促調峰電站、以風電促裝備制造的思路,大力發展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及其配套產業為主要內容的低碳經濟,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設發展勢頭強勁。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和酒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陪同下檢查中材科技風機葉片生產情況。
一、重點抓好風電場建設。酒泉屬全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據氣象部門風能評估,全市風能資源的理論總儲量為1.5億千瓦,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面積1萬平方公里,同時具備優越的氣候、地形、地質和交通運輸條件,適宜建設大型并網型風力發電場。按照國家和省上規劃,全市風電裝機規模2010年達到516萬千瓦,2015年達到1271萬千瓦,2020年達到2000萬千瓦,2020年以后逐步形成4000萬千瓦裝機規模。目前,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已于今年8月8日正式開工奠基,全市建成和在建風電裝機131萬千瓦,一期38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全面啟動建設,今年風電裝機可達到200萬千瓦,二期風電場選址、規劃、測風、預可研工作全面展開,到2015年風電累計裝機將達到1271萬千瓦,完成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目標。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姜信治,酒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出席甘肅金風首批風機下線儀式。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共同按下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開工按鈕。
二、大力發展光電產業。酒泉地處西北腹地,日照時間長,溫暖干旱,年平均日照時數330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68-75%,全年太陽總輻射量6300兆焦/平方米,20年統計日照時數≥6小時天數超過310天,根據國家光能資源評價標準,屬國家光熱資源分布一類地區,是太陽能發電的理想地域。加之酒泉地處西部內陸地區,地勢平坦,大部分區域為荒漠戈壁,適宜建設大規模光伏發電站。按照規劃,全市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2010年將達到20萬千瓦,2015年達到200萬千瓦,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千瓦,2020年達到1000萬千瓦,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千瓦。8月28日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工程奠基,標志著我國第一個光伏發電特許權項目正式啟動實施,全市太陽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項目擬在2010年底建成投產,金塔縣100兆瓦大型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將于2010年完成前期工作并開工建設,光伏發電的前景比風電還要好。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酒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陪同下在酒泉風電產業基地調研。
三、積極推進煤電基地建設。大規模的風電開發需要相應規模的火電來平衡。與酒泉相鄰的新疆及蒙古國煤炭資源豐富,雙方已就開發利用煤炭資源達成了合作協議,鐵路運輸條件已基本具備。目前,國電、大唐、中電投等電力企業已在酒泉市開展了5個火電項目的前期工作,擬建煤電裝機規模646萬千瓦,國電茅庵河灘熱電廠2×33萬千瓦熱電項目已完成設備招標,酒鋼明沙窩電廠2×60萬千瓦、甘電投常樂電廠2×100萬千瓦可研報告已通過審查,中電投2×100萬千瓦金塔紅柳洼電廠項目已完成初可研,千萬千瓦級煤電基地各項前期工作全面啟動,規劃到2010年煤電裝機規模達到90萬千瓦,到2015年達到920萬千瓦,到2020年建成1360萬千瓦的酒泉煤電基地,以煤電來滿足風電調峰的需求。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共同按下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開工按鈕。
四、加快電網工程建設。酒泉地處西部內陸地區,遠離電力負荷中心,電能主要向外輸送。目前酒泉電網輸送能力只有70萬千瓦,甘肅電網2008年統調裝機容量為1496萬千瓦,與酒泉2015年2456萬千瓦的電力總裝機目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而我國負荷中心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附近,這些地區用電負荷占全國電力消費的70%左右,要實現電力外送目標,需要在加快建設75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和配套的11個33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同時,盡快考慮啟動正負1000千伏點對點直流輸變電工程,以大容量、遠距離、高效率、低損耗的點對點直流輸送方式將電能送往負荷中心,實現與華東或華北電網直流聯網,力爭到2010年輸電能力達到500萬千瓦,2015年達到1500萬千瓦,2020年達到4000萬千瓦。目前嘉瓜、玉門兩個33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建成運營,酒泉-瓜州75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及11項配套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正在積極爭取800千伏點對點直流輸變電工程。
省長徐守盛,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健身在酒泉市委書記李建華、市長陳春明的陪同下在瓜州風電場調研。
五、壯大裝備制造業。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在全國都是一個新興產業,酒泉發展風光裝備具有一定優勢。已規劃建設了“甘肅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圍繞2015年1271萬千瓦、2020年2000萬千瓦風電裝機的需求,堅持規劃先行,對園區產業發展和布局進行科學論證,目前,已有金風科技、華銳科技、中材科技、中復連眾、中航惠騰等國內風電裝備制造業績前三名、風機和風葉市場占有率達70%的11家上市公司相繼入駐園區,累計簽約風電設備制造項目15個,計劃投資總額達33億元,今年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可實現
銷售收入50億元,明年將達到100億元,力爭形成集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質量認證、維修服務、資源供應、人才培養于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力爭到2015年形成年產風力發電機組1000套、150萬千瓦的生產能力,2020年達到2000套、300萬千瓦的配套水平,把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建成技術先進、配套能力強、輻射新、青、蒙等600公里以上的大型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散中心。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健身,比利時駐華公使文德瀚,酒泉市委書記李建華,市長陳春明出席敦煌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儀式。
六、謀劃建設高載能產業。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建設,使酒泉擁有了豐富的電力資源。同時,較大的環境空間容量和富集的礦產資源,也為加快發展以礦產加工為主的高載能產業,實現電力資源的就地消化創造了良好條件。市上將在今年召開高載能產業規劃研討會,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專業機構,立足于全市相對的資源優勢和未來的能源優勢以及調峰電站的峰谷電價優勢,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在環境評價的基礎上,對高載能產業作出規劃,科學合理地發展電解水制氫、儲能電站、動力電池等適應電源特點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載能產業,努力把高載能產業培育成為連接風電產業和其他加工業的融合點,在不斷降低風電對電網調峰壓力的同時,實現電力就地消化,力爭到2020年高載能產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5%以上。
風機吊裝現場。
新能源基地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須要有相應的組織機構、體制機制和人才技術等要素作保障。市上成立了由市委常委負責包掛的風電場、火電、光電、裝備制造、網架、高載能產業六個新能源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正在籌備成立市能源局,具體負責新能源項目建設、規劃和協調服務;推行新能源基地建設重點項目協作攻關和聯席會議制度,堅持一個項目、一個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對涉及的重點和難點工作,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協作攻關,提高協調服務水平,確保新能源項目建設順利實施、梯次推進;成立酒泉新能源研究中心,建立專家咨詢制度,制定優惠和鼓勵政策措施,引進國內外專業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從事與新能源有關的跨行業、跨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促進新能源基地理性發展。
風機生產車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