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實事求是 推動科學發展
中共嘉峪關市委書記 鄭亞軍
5月16日—28日,我有幸參加了中央黨校市地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第一期任職培訓班。培訓期間,認真學習了習近平同志在開學典禮上關于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論述,深刻感受到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領會了李源潮同志關于做一名為黨負責為民盡責好干部的要求,深受教育、警醒和啟發;聽取了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的專題講座和知名專家教授的輔導報告,積極參加了學員論壇和三次小組討論,與新老市委書記交流了工作經驗,受益匪淺。這次培訓組織周密、內容豐富、方式新穎,既飽滿充實又豐富多彩,既團結緊張又嚴肅活潑,既非常難得又十分難忘,時間雖短,但收獲大,感觸深。
一、堅持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夯實理論基礎
實事求是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精髓,是認識新事物、把握新形勢、實現新發展的重要法寶,是因地制宜做決策、科學發展促跨越、為民謀利求實效的思想武器。習近平同志關于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講話,使我們再一次重溫了黨的理論,更是告誡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為期半個月的學習,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收獲:
一是深化了思想認識。習近平同志在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堅持實事求是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和基本要求,明確要求市一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努力做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習近平同志的講話,講出了深度,講到了要害,講到了長遠。通過深入學習討論,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實事求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最好體現,是對科學發展觀賦予的更好時代內涵,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必須堅持的基本立場。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更加復雜多變,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更加凸顯,在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市一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中重申和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現實意義。作為一名市委書記,我要在自覺學習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上下更大功夫,夯實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理論基礎;要在加強黨性修養上下更大功夫,更加自覺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更加堅強的黨性保證做到實事求是;要在培養求真務實的作風上下更大功夫,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講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始終把實事求是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在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謀發展、辦實事促和諧上始終做到實事求是;在解放思想上下更大功夫,堅持把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有機統一起來,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深入研究新情況、不斷解決新問題,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二是夯實了理論基礎。這次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從中組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政法委、監察部、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領導高屋建瓴的講座,到中央黨校知名教授案例式和研討式的生動授課;從對國際經濟政治變化格局的透徹分析,到對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的通盤解讀;從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深刻闡述,到對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系統講解;從加強民生建設的現實意義,到提高駕馭全局戰略思維能力的科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培訓的高端權威性、實踐針對性、深厚理論性和科學指導性。通過對16個專題報告的學習,自己不僅在思想認識上有了較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論境界上和拓展視野方面得到了提升。
三是增強了黨性修養。黨校是鍛造堅強黨性的“大熔爐”。通過學習培訓,我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和共產主義信仰,政治上更加堅定,理論上更加清醒,方向上更加明確。要堅決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好工作。培訓期間,李源潮同志勉勵我們按照胡錦濤總書記要求,向市委書記的榜樣楊善洲同志學習,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看得比泰山還重,為黨負責、為民盡責、自律守責,以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貢獻與奉獻,向黨向人民交出一份問心無愧的答卷。作為一名市委書記,將時刻牢記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教誨,倍加珍惜組織提供的機會和舞臺,倍加珍惜人民寄予的厚愛與重托,倍加珍惜時代賦予的機遇和環境。帶頭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帶頭做到廉潔、親民、務實,為廣大黨員干部作出表率,努力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轉化為推動轉型跨越發展的生動實踐,轉化為富民強市、造福于民的發展成果。
四是提高了執政能力和水平。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有了更為全面準確的把握,進一步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能夠主動用科學發展觀審視自己,在宏觀經濟形勢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認識。半個月來,靜下心來對自己在書記、市長崗位近幾年的工作進行了深入思考,特別在新老書記交流和學員論壇中,圍繞貫徹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帶隊伍及工作中的一些難點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分享從政經驗,探索從政規律,切磋領導經驗和藝術,使自己學到了許多好經驗、好辦法,對做好今后工作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這次培訓,我不僅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鍛煉了黨性,思想上有了一個新的飛躍,而且培養了戰略思維,提高了創新和實踐能力,從理論層面上解決了工作實踐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二、堅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把握發展規律
這次學習培訓,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自覺把實事求是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帶頭做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在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謀發展、辦事情促和諧上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規律,努力爭當一名崇尚實事求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領導干部。
一要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尊重實際,注重實干、務求實效。及時摸清實況、了解實際,全面掌握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真正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及時解決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在實踐中堅持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相統一,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和創造性。
二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利益。把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群眾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深入群眾聽取意見,把決策建立在群眾愿望基礎之上,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愿,竭盡全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三要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堅持質量和效益相統一、好與快相統一,在謀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注重生態建設和城市建設,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做大做強經濟總量;更加注重加強社會管理和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四要始終堅持做對黨負責為民盡責的好干部。作為市委書記,要更加自覺地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強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堅持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風險面前敢作敢為、敢擔責任,在工作實踐中勇于變革、勇于創新,努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三、堅持以實事求是的要求謀劃轉型跨越
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將自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書記王三運在嘉峪關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把學習成果與嘉峪關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優化發展思路,創新發展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率先實現轉型跨越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推進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堅持不懈地推進工業新型化和工業現代化,力爭“十二五”時期工業項目投資過千億。加快推進嘉酒風電高載能300萬噸節能技改、300萬噸不銹鋼、300萬噸鐵合金和100萬噸鋁制品加工等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不銹鋼深加工基地和鋁產業基地。全力支持酒鋼(集團)公司產能擴張和產業多元化發展,建成千萬噸級優質鋼鐵和延伸產品基地。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大企業、大集團,加快推進嘉峪關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西光伏產業園建設,在“十二五”末形成3600兆瓦至5000兆瓦光伏發電規模,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光伏產業示范基地。依托國內知名企業,推進裝備制造企業集群發展,真正把嘉峪關建成經濟實力雄厚的新興工業化、特色產業化城市,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0萬元以上,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
二是著力建設特色文化強市。緊緊抓住國家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和甘肅省打造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的難得機遇,加快實施投入20億元的嘉峪關世界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全力推進魏晉墓“申遺”,著力建設特色文化強市。以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市為契機,加大旅游基礎設施投入,培育精品旅游線路,辦好國際鐵人三項賽、國際滑翔節、汽車越野賽、國際短片節等品牌節會賽事。加強與知名文化企業的合作,推進文化與旅游、體育、信息、會展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三是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全面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加快生態園林宜居城市建設,實施城市新區、廠區、開發區綠化,景區景點、單位庭院美化,生態公益林、防風林帶等重點區域綠化,每年投入1.5億元以上、新增綠地200公頃以上,在“十二五”末城市綠化面積達到350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8%,力爭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綠化模范城市”。加強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推進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容納人口、吸納就業、承接產業、公共服務等功能。堅持把文化理念、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使單體建筑各具特色,群體建筑和諧美觀,真正把我市建成西部地區具有鮮明個性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四是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2010年,我市被中央確定為全國35個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城市之一;今年,又被列為全國9個社會管理創新典型培育城市。我們要深入實施平安和諧細胞工程,完善社區扁平化管理模式,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服務管理機制,真正使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在全國創出特色、創出經驗、創出典型。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每年集中辦理一批惠民實事,盡心竭力為人民群眾謀福祉。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促進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安全、更加舒適、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