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守大山希望
——記秦州區牡丹學區教師李小花

李小花,女,漢族,198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小學二級教師。2007年6月畢業于甘肅聯合大學,2008年2月分配到牡丹學區草川學校任,2014年到張家寨學校任教至今。
2008年3月,當李小花剛剛從一名大學生,成為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初次站上講臺時,面對一張張純凈美好的臉龐,一雙雙滿含期待、童真無邪的眼睛,一幅幅含苞待放的笑臉,她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立刻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每一位學生,一定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在草川學校任教的6年期間,她一直承擔著中小學三個年級的英語教學及班主任和英語教研組長工作,同時還承擔體育、音樂等科目的教學任務,兢兢業業,不辭辛勞。在日復一日的教學探索與實踐中,她不斷完善總結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逐漸由一名青年教師,成長為一名教學骨干。由于工作突出,表現優異,她先后獲得秦州區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質量監測考試先進個人,2012年被牡丹學區推薦為天水市秦州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歲月走過鄉村泥濘的道路,收獲的喜悅填滿孩子們歡笑的酒窩,她也逐漸融入鄉村生活,深深地愛上了這片樸實的土地,和這群溫暖的孩子。在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她的思想覺悟有了更大的提高。學校黨組織決定將她納入預備黨員行列,考察她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2014年7月,她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奮戰在三尺講臺。一名優秀教師,要甘于平淡,但是不能甘于平庸,我們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而一名黨員更是一面旗幟,不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在普通教師中樹立典范。此后,她更加嚴格地以共產黨員教師的身份要求自己,既做好本職工作,又協同事齊頭進步,以最佳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去,再創佳績。
張家寨學校,位于大山深處、偏遠落后、交通不便,如果遇到雨雪天氣,道路泥濘難行,求學之路很是艱辛。記得有一次上課期間,她覺察到一位名叫田嬌的留守孩子,臉色不好,得知她因淋雨突發高燒,她趕忙和其他老師冒雨將她送往村衛生室。通過醫生的診斷和治療,當孩子溫度降下來時,她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像這樣的事情,有過同樣經歷的老師都知道,在農村學校時有發生。為人師者,不僅要“授業解惑”,更要像家人一樣呵護孩子健康,她是孩子們心中的“好姐姐”、“好媽媽”。工作雖然艱辛,有時甚至產生過消極的念頭,但想到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歡樂點滴,她堅強的心就會變得柔軟,所有的付出讓她感到充實和值得。

在十多年的從教生涯中,有一位名叫高波的同學令她印象深刻。因從小父母離異,其父外出很少回家,他的爺爺年邁多病,精力不足照顧孩子,導致高波不講究衛生、不按時完成作業,厭學情緒強烈。她多次找他談心了解他的想法,通過耐心細致地觀察,她發現這個看似不求上進,調皮搗蛋的孩子,內心深處有著深深的自卑,他難掩對親情和家庭溫暖的渴望。于是她經常不經意留孩子吃飯,給他學習用品和課外書,幫他輔導功課。慢慢地高波的生活習慣好了,學習興趣濃了,厭學棄學念頭消除了,現在他已經是一名優秀的初中生。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必須走在前,干在前,作表率。心中的理想信念和對孩子的依戀,讓她一心撲在工作上,有時候甚至加班加點,廢寢忘食。2019年她患上了嚴重的腰椎疾病,發作起來疼痛難忍,不得不請了上班以來的第一次長假,拖著虛弱的身體,走遍市內,輾轉西安,奔走在求醫的路上。一邊是身體的病痛煎熬,一邊是距離九年級中考還有兩個月,她內心一片焦灼。學校臨時安排老師代課,學生們紛紛留言“老師照顧好身體,我們等你回來”……那一刻,她流下幸福的眼淚。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簡單治療后,她不顧醫生的勸阻,立即返程回校,回到孩子們的身邊,陪伴他們步入中考。孩子們也不負眾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1人考入一中,4人考入三中,5人考入四中,高中上線率達71%。她沒有辜負學生,她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她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由于她工作踏實認真,成績突出,學區和上級領導對她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認可,她先后又榮獲2013年天水市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14年秦州區“園丁獎”,2017年秦州區“骨干教師”,2019年“甘肅省農村骨干教師”,2020年秦州區“優秀共產黨員”。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