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農業學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甘肅省農林牧漁類專業學科課程組組長單位,天水市農業科技人才培訓中心,天水農業職教集團牽頭單位。 近年來,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自覺肩負起使命擔當,著力提高職教育人能力,為全面推進天水職業教育發展,建設幸福美好新天水和助力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抓德育、重養成、強素質
學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引導全體教職工牢固樹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理念,探索完善“關愛、激勵、嚴管、養成、重諾”德育工作模式, 配齊建全思政課教師,推選1名教師為省教育工委思政課分類指導委員會委員,選派4名思政課教師參加思政教學改革省級培訓,有一個教學團隊在全省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組織開展了五屆校園文化月系列活動,舉辦了兩屆“雙十佳”表彰活動,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了畢業典禮、首屆成人典禮,努力打造了“叫得響、有新意、出亮點”的校園文化。

二、抓教學、提質量、促內涵
一是加強專業建設。學校開設的作物生產技術、園藝技術、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農機設備應用與維修五個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示范專業”,園藝技術專業被確定為“省級職業教育骨干專業”, 學校以國家職業教育“雙優”創建為契機,積極申報甘肅省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和優質建設專業,申報作物生產技術、園藝技術、計算機應用3個優質建設專業。以作物生產技術、園藝技術專業為龍頭,逐步形成了“專業+品牌”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態勢,學校在專業面向上有“農”指向、在師資建設上有“農”教師、在教學配置上有“農”課程、在實習實踐上有“農”平臺。彰顯了“農”字特色。二是加強教師培訓。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先后分三批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培訓,邀請天津城市職業學院13名專家教授來校講學,切實提高了全體教師的業務能力。不斷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天水潔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清水縣盛農農業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選派21名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24名教師參加了“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并取得了講師培訓證書和考評員證。2020年11月,成功申報了“天水農業學校—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考核站點”,2021年12月,申報了家庭農場糧食生產經營、設施蔬菜生產、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站點。三是提升教學質量。近五年有1581名學生通過“五年一貫制”、單招、綜合推免進入高職院校學習,190名學生進入甘農大、蘭州交大、蘭州理工大等本科院校深造。近年來,有28名優秀畢業生通過了研究生復試,進入了高一級學府繼續深造。有1名優秀畢業生馬永珍同學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實現了從中職到本科、本科到研究生、研究生到博士的華麗轉身,這也是甘肅省落實職教高考政策以來,由中職生攻讀到博士生的第一人。

三、抓招生、破難題、擴規模
學校在加強自身內涵建設的同時,積極與清水縣委、縣政府溝通銜接,連續8年配合召開清水縣中職招生大會,清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1+8”扶持方案,貫徹落實“2235”資金補助計劃,2021年清水縣委、縣政府又將補助資金提升為“1368”,截止目前,清水縣財政為我校清水籍學生發放各種補助達1301.5萬元,累計資助6942人次。充分發揮了“職教資助一小步,學生人生前進一大步”的重要作用,真正實現了職業教育與“智志雙扶”的深度融合。依靠職業教育“拔窮根”,讓職業教育深入人心,實現了“職教一人,致富一家”。學校在職教扶貧方面的成功經驗先后被《中國教育報》《未來導報》《天水日報》等媒體報道。

四、借聯合、抓籌建、謀發展
學校搶抓“技能甘肅”建設的歷史機遇,積極推進和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融合辦學工作。2021年,學校制定了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農業工程學院“園藝技術”“現代農業技術”“中草藥栽培與加工”“種子生產與經營”四個專業的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及專業設置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將在我校設立“現代農業工程學院”,開辦四個專業的高職專科班。目前,合作辦學事宜已經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同意,今年九月,將實現首次招生。
(來源:天水農業學校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