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邀請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輻射物理與核材料研究所所長王鐵山教授進校開展新型工業化系列專題講座和座談交流活動。學校黨委班子在家成員、各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共計600余人次聆聽了王鐵山教授的精彩講座。系列專題講座由黨委委員、副院長曹惠清主持。

26日上午,王鐵山教授開展了主題為《走進核科學 開發核技術 發展核產業》的專題講座,講座從宇宙大爆炸和物質起源說起,介紹了核聚變、核裂變和核衰變的基礎知識,以核武器、核能和核醫學為例介紹核技術應用,在分析核產業發展現狀的同時,展望未來發展趨勢。講座內容全面系統、脈絡清晰、深入淺出、生動形象,既有理論高度,又緊密聯系實際,為廣大師生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核技術應用產業的新需求、新發展、新趨勢,科學謀劃下一階段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

下午,在主題為《漫談科學、技術、工程——以科學巨匠錢學森為例》的講座上,王鐵山教授從技術和科學的起源說起,探討了科學誕生于古希臘的必然性,揭示科學、技術及工程的關系,淺答李約瑟之問,指出科學須頂天,實現0到1的發現;技術需立地,實現0到1的發明;工程要集成,實現從1到無窮的發展和放大。以錢學森先生為例,講述了科學家的情懷、工程師的使命。最后,鼓勵大家做實、做大學業,將就業變成擇業,選擇一個好的職業,努力成就一番事業,為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講座內容深入淺出、闡述透徹、干貨滿滿,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接地氣的生動,讓在場師生收獲頗多、意猶未盡。

系列講座引起強烈反響,參會師生現場積極問答互動,氣氛熱烈濃厚。

期間,王教授還與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地質學院教師就相關專業建設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從師資、教學、實訓、就業和市場需求等多方面進行專業指導,梳理了脈絡、打開了思路、找準了問題、給出了中肯建議。

此次系列講座活動的開展,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是思想的啟迪,讓在場師生通過專家的思考、分析和解讀,透過不同的觀點和角度,拓寬了高等職業教育在“新型工業化”的新環境、新政策、新機遇條件下的發展思路,助推學校新型工業化大學習大討論大提升落實見效、可持續升溫。
(新聞來源: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