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以前中國人在餐館里經常會為誰付賬爭起來,現在只要點幾下手機就可以完成AA付款。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一個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程序:微信。它發揮的作用和西方十分常見的WhatsApp差不多,但是沒有其他一個應用像微信這樣統治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2015年全國近5.5億人使用微信,這是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的90%。全世界使用微信的人甚至達到6.5億。
據德國《經濟周刊》雜志網站3月24日文章稱,網上沖浪、購物、玩游戲——如今微信能做遠不止是給朋友發信息。它代表著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而且,第一次有程序是從中國開始占領西方市場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反過來。
文章稱,起初作為外國的復制品開始,但卻發展成為西方企業效仿的榜樣。臉書正越來越多地借鑒微信的很多功能,自己也成了復制者。微信不再是純粹的中國現象。它更多地展示了未來的信息服務是什么樣子的。
用戶當然可以發送文本和語音消息并像臉書那樣分享圖片和文章。“但是微信不僅僅是WhatsApp和臉書那么簡單”,娜塔莎·方說。29歲的方小姐兩年半前從廈門搬到上海,教授傳播課程。
當她在微信上發布首場研習會的消息就有60人報名時,她知道:這就是未來。如今方小姐為中外企業提供微信戰略咨詢。微信成功的秘訣在于它開放的界面。其他程序可以很容易與它連接。“這令它對企業具有吸引力”,方小姐說。
比方說,一位用戶可以關注一家制鞋公司的公眾號。公司通過微信發送優惠券、促銷活動和新貨消息。用戶點擊這些消息時,他就在不知不覺中離開微信而進入到特定的專為移動設備優化的網頁。他可以在這些網頁上買東西、訂票、預約或者管理他的銀行賬戶。“微信不再是個交流溝通的平臺,而是個自己的經濟體系”,方小姐說。
文章稱,微信的興起是從2011年開始的。目前深圳網絡巨頭騰訊公司的首個消息程序QQ在中國就已經非常成功。盡管在市場上領先,但管理層仍決定再開發一款聊天程序。因此公司組成了由張小龍領導的新的團隊。45歲的張小龍幾乎從不公開露面。
團隊取得了成功。如今用戶通過該平臺購買的游戲和廣告令騰訊獲得巨額收益。2015年第三季度總收益約合37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34%。自從成立以來,廣告收入每年翻一番。
“他們預見到了未來并把賭注押在這上面”,亞歷克西·博諾姆說。這位法國人5年前在為火箭互聯網公司工作時來到中國。后來他成立了奇智睿思公司。如今他為企業提供社交媒體方面的咨詢。
文章稱,信息程序作為獨特的服務平臺——博諾姆認為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微信的網絡比譬如說臉書更小更私人化。大多數用戶只有大約100名“好友”。他們不能像在推特或者臉書上那樣關注每個人。盡管如此該程序仍滲透到中國人的生活當中。“大哥”們錯過了這一趨勢,博諾姆說。
他指的主要是臉書。2014年臉書不僅以190億美元買下了WhatsApp,同年它還向市場推出了與臉書平臺掛鉤的桌面窗口聊天客戶端Facebook Messenger:“這個程序顯然是拷貝微信”,博諾姆說。這尤其體現在它的新功能上。
微信顯示了移動互聯網吸引人的經營模式是什么樣的。一家連鎖咖啡可以在臉書上為某項特別活動點贊,但在微信上它可以直接發送優惠券,顧客可以通過二維碼在店內兌換飲品。
文章稱,但微信成功的核心是它的支付方式。不管是飯館、商場還是線上。輕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完成付款。目前中國有4億多人使用微信錢包。作為比較:2015年全球完成的PayPal轉賬付款為49億筆。單單是因為2月份的春節,中國人在一周之內就通過微信錢包向家人朋友發送了80億個紅包。(編譯/趙漣)

資料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