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月22日電(記者 朱建軍、王志恒)1月4日晚,30多名農民工在幕后老板組織下,進入甘肅省白銀有色金屬集團公司廠壩鉛鋅礦區一口已關閉礦洞盜采礦石,四位農民工因礦洞冒頂而被埋在深達1800米的斜井工作面上遇難,至今還未找到遺骸。
此次案發,使廠壩礦區所在的隴南市成縣黃渚鎮轄區內成百上千農民工盜礦之事大白于天下。人們不禁要問,這些農民工充其量是礦老板們瘋狂斂財的一個個小卒子,那么到底是誰在編織著操縱指使他們的這張幕后黑網?
廠壩鉛鋅礦區84個礦洞最多時上千人在盜采
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的成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主要以鉛鋅礦為主,“西成礦帶”已探明的鉛鋅礦儲量達320多萬噸,是全國第二大鉛鋅礦帶。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企業白銀公司廠壩鉛鋅礦就建在這個縣的黃渚鎮。
廠壩鉛鋅礦副礦長曾善孝告訴記者,近年來這里盜礦現象非常猖獗,整個廠壩礦區大概有84個礦洞遭到非法盜采,每個礦洞縱深從200米到2000米不等。而每個礦洞里又有十幾個到幾十個開采作業面,當地人俗稱“窩子”,這些“窩子”由專人負責,有專門帶工的“工頭”,工頭的后面是真正的“礦老板”。他說,這些礦洞都沒有任何證照,全部屬于非法盜采。
“最多的時候,整個礦區80多個礦洞里有上千民工在為礦老板們偷盜礦石,平時也有四五百人在這里打工背礦石!秉S渚鎮吳灣村一位姓吳的工頭說。
廠壩鉛鋅礦公安局局長郭接生介紹,一些沒有任何采礦手續的不法分子私自組織人員在已經封閉的礦井盜采礦產資源,這不是非法開采而是明目張膽地偷盜。
他說:“僅去年11月份公安部門在清理整頓時就沒收了1000多噸被盜采的礦石,按當時的市值來計算,國家的損失就在千萬元左右。而去年公安局用在炸封盜采分子挖開礦井上的花費高達100多萬元。”
據郭接生局長保守估計,僅2006年廠壩礦區越界開采和盜采流失的礦石至少在10萬噸以上,損失不可估量。
礦價飛漲利益誘惑引來眾多“淘金者”
黃渚鎮群眾告訴記者,從2005年9月份開始,鉛鋅礦石價格狂漲,從當時的每噸一二千元,漲到現在每噸2700元到5000元不等,礦石的大幅漲價,催生這里非法盜采現象愈演愈烈,許多礦老板受巨大利益驅動,組織大量的民工進行偷采。
記者調查時發現,在黃渚鎮每個民工每背出50公斤鉛鋅礦石老板給50元錢,每天結算一次,而組織民工的工頭能從一噸礦石中得到100元的管理費,工頭們掙錢最多的時候一晚上可以拿到近千元,而老板們就掙得更多。一噸鉛鋅礦石凈利潤在3000多元,有些大老板每天的現金收入就有四五萬元。
一位姓吳的工頭說,礦老板把民工們每天偷盜出來的礦石集中起來后,賣給當地的選礦廠,僅僅黃渚鎮就有二十幾家選礦廠,而這些廠子每生產一噸鋅粉就能賣近3萬元。
據介紹,為了維護礦區環境,廠壩鉛鋅礦成立了一支由140人組成的礦山護礦隊,配備了三臺機動車,每天在這些礦區周圍進行巡邏。
“這里山大溝深,護礦隊上百人每天巡邏一遍要十幾個小時,晚上礦老板們在深山里組織民工偷盜礦石,他們并沒有有效辦法去管理!睆S壩鉛鋅礦公安局副局長陳小偉說。
從2005年10月份開始,成縣取締了周圍偷背礦石民工臨時居住的20余處窩棚,拘留了10多名工頭,當時偷采的囂張氣焰有所收斂,但是工作組走后,盜采現象從去年底又死灰復燃。
當地熟悉內情的幾名工頭說,抓住民工有什么用,護礦隊又抓不住礦老板。有些礦老板和護礦隊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時他們就在護礦隊員的眼皮底下偷采,也很少有人來過問。
幕后黑網不破盜采現象難絕
黃渚鎮固定人口有18000人,農業人口只有4980人,其中大多為廠壩鉛鋅礦區人員及其家屬,在冊登記的流動人口只有600多人,主要為廠壩礦區的浙江工程隊人員。
“盜采礦石主要是由廠壩公安局、縣公安局和縣國土資源局來管理,鎮上由于職權范圍有限,只能做一些配合工作,主要以清理整頓流動人口等工作來發揮一定作用!
王佳偉副鎮長說,許多盜礦者都是零散流動人口,常常是清查時就跑,跑了再來,很難得到根本的治理。
成縣縣委書記者永明介紹,從1997年以來,成縣一共累計關閉了864個礦洞,但是管理難度還是很大,整個礦區面積將近200平方公里,都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交通極不方便,而且礦洞分散,基本都在密林中,礦界和行政界限也有沖突,不便行政管理。
他說:“礦管隊伍力量弱、干部素質低,鉛鋅礦價格近幾年飛速上漲,使有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經常夜間偷礦,還有探礦、開采權的審批分散,這些綜合因素造成了盜采現象嚴重!
據廠壩鉛鋅礦公安局負責人介紹,公安局2003年以后不再具有執法權。抓住了偷礦的民工,最多只是批評教育,不能拘留,更不能罰款。治標不治本,導致盜采現象屢禁不止。去年發生的盜采分子威脅護礦隊員的事件也有幾十起,今年1月5日就發生過4名盜采分子持刀威脅兩名護礦隊員的事件。
“問題的實質不在這里。農民工的背后是礦老板,礦老板的背后又是誰,這根利益鏈條上到底有哪些部門、哪些人,這需要引起大家的警覺。”進行“1·04”案件調查的一名檢察官說。
一名只有16歲但已當了兩年盜礦工頭的男孩說:“現在出了事,公家肯定要嚴管一段時間,現在啥也干不了,等風聲過了再組織人繼續為老板背礦唄。”
記者采訪中,許多人都認為政府每次花大力氣整治礦區環境效果不明顯,關鍵是沒有切中要害,沒有打擊到盜礦猖獗的致命處。
“是誰為這些盜礦犯罪行為編織了一張保護網,就應從這入手調查整治,徹底打碎其利益鏈和需求鏈,這樣才能取得打擊犯罪的效果!币幻L期在司法機關工作的老同志說:“我擔心盜礦的幕后黑網不破,新一輪更加瘋狂的盜采又會悄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