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春風秀隴南
——隴南市積極爭取國家政策項目支持紀實

加緊施工的武罐高速公路跨過武都城區的白龍江向前延伸。近年來,隨著蘭渝鐵路、蘭成鐵路、武罐高速、成武高速等交通項目的相繼開工建設,隴南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網正在形成。 本報記者 周者軍
本報記者 周者軍
隴南成州民用機場立項建設,“武九”(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列入甘肅省 “十二五”高速公路網規劃,隴南9縣區整體納入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并已開始實施扶貧攻堅規劃,甘肅長江流域“兩江一水”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進展順利……這些項目落戶隴南,為推動隴南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這些來之不易的項目,每一項背后都傾注著當地各級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研究政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隴南地處偏僻,山大溝深,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加上經濟基礎薄弱、遠離消費市場,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地區,項目投資無疑是支撐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和強大動力。
“抓好了項目建設,就是抓住了牽動隴南發展的‘牛鼻子’,安上了隴南加快發展的‘新引擎’。”這樣的認識,在隴南干部群眾中達成共識。
基于此,近年來,隴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積極研究國家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扶貧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國家出臺的新政策,結合市情,確立了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富民強市為目標,圍繞發展與和諧兩大主題,搶抓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等重大歷史機遇,實現交通建設、工業發展、城鎮建設三大突破,突出特色農業、旅游開發、生態建設、社會事業、改善民生五個重點,強化黨的建設、項目帶動、資源整合、優化環境和創新機制五項保證,推動隴南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隴南市委書記王璽玉說:“新形勢下,隴南發展面臨一系列難得的政策機遇。我們只有熟悉政策、研究政策、緊追政策、落實政策,才能做好政策與項目的無縫對接,把政策機遇轉化成一條條可以操作的具體措施,變成一個個具體的項目和方案,爭取國家和省上的重大產業、重大項目布局隴南,落戶隴南,造福隴南280萬人民。”
近三年來,隴南各級干部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投資,抓項目就是抓落實”的發展觀念,形成了“千方百計抓項目、堅定不移攻項目、只爭朝夕建項目”的濃厚氛圍,共爭取到國家投資項目585項,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2億元;簽約招商合同項目553個,簽約金額392億元。
一個個落戶隴南的項目如雨后春筍,改變著隴南山鄉的面貌,強壯著隴南發展的筋骨。
人民所盼,就是決策的風向標
6月的隴南,萬山疊翠、風景如畫,兩條喜訊傳遍大山深處:備受關注的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列入甘肅省 “十二五”高速公路網規劃、隴南成州民用機場立項建設。
這是繼蘭渝鐵路、蘭成鐵路、武罐、成武、十天高速隴南段相繼開工建設之后,隴南積極爭取到的兩個重大交通項目。兩個重大項目成為助推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新動力。
在甘肅,沒有飛機場的市不多,隴南市就是其中之一。隴南與九寨溝距離最近,但多年來,僅有一條212國道經文縣再走省道東青路才能到達九寨溝,其中,翻越高樓山就得花兩個多小時。“武九”高速公路建成后,武都區至九寨溝縣將由目前的210多公里,縮短至77.5公里,行駛時間將由目前的6個多小時縮短至1個多小時。
“人民的期盼,就是我們決策的風向標和主攻方向。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爭取這兩個項目早日開工建設。”為了實現隴南人民的夢想和期盼,隴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承諾擲地有聲。
為了“武九”高速公路、隴南成州機場等大項目盡快立項,三年來,隴南市委書記王璽玉帶頭扛起使命,親力親為,先后多次向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的領導溝通匯報,向省委、省政府進行匯報。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王璽玉聯合部分人大代表,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請求立項建設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的建議》。3月6日,溫家寶總理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王璽玉向溫總理就“武九”高速公路情況作了匯報。
與此同時,市長孫雪濤與甘南州、四川省阿壩州和廣元市市州長聯名向國家有關部委遞交了《關于請求立項建設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的建議》。市政協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聯絡3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向全國政協聯合提交了《關于請求立項建設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的提案》。
攜手并肩,托起大山的希望
為了爭取到更多的項目支持,隴南出臺了領導干部包抓項目工作責任制,細化分解了項目目標任務,并層層簽訂了責任書,把具體的項目分解到部門、具體到崗位、落實到人頭,定期考核通報。
隴南具有豐富的礦產、生物、水力、旅游等資源,深度開發和后續發展潛力巨大。在積極爭取項目中,市委、市政府加強了對外推介工作,使國家有關部委更深入地了解了隴南資源優勢,感受到了隴南黨政領導的民生情懷和隴南人民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
今年3月,市上主要領導帶領市發改委、財政、交通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科技部、水利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林業局、國家旅游局等部委進行了項目匯報和銜接,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理解和支持。
為增強項目牽引的持續性,該市在精心服務已實施項目的同時,積極開展各類項目的謀劃和儲備工作,加強與國家部委、省直部門的溝通、聯系,通過座談會、招商會等形式,全力以赴開展項目爭取工作。目前,武九高速公路、天平鐵路南延線、陽平關至隴南鐵路等77個事關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的謀劃、立項工作進展順利,涉及總投資6366億元。
該市還緊緊抓住國家生態建設的政策,積極配合甘肅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完成了《甘肅長江流域“兩江一水”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送審稿)》隴南部分的編制工作,規劃隴南部分總投資265.87億元;緊緊圍繞國家扶貧辦將隴南市9縣區全部納入國列“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這一契機,積極組織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完成了《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隴南部分的編制工作,共上報項目168項,涉及總投資6400億元。
為吸引更多的項目落戶隴南,近日,隴南市委、市政府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關于實行市級領導干部和市直相關部門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的通知》和《隴南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以超常規的優惠政策和前所未有的力度,為項目營造良好環境,在全市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全民招商引資、謀劃項目的工作新格局,以大招商吸引大投資、大項目,以大項目、大投資推動隴南大發展。
項目帶動,轉型跨越正當時
在隴南各級干部鍥而不舍的努力爭取和國家、省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甘肅“兩江一水”區域綜合治理規劃啟動,隴南進入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行列,武都至渭源高速公路即將開工建設,蘭渝鐵路隴南站、哈達鋪站擴容問題得到支持,禮縣秦文化保護與開發項目得到國家發改委認同……
隴南市千方百計引進項目、全力以赴服務項目、積極開發特色項目,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有效破解了該市在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長期存在的瓶頸制約,同時,在生態治理、旅游開發、能源建設等領域也取得重大跨越式發展,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已成為推動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目前,隴南境內實施的蘭渝鐵路隴南段、成蘭鐵路隴南段、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隴南段、橙子溝水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230多億元。這些重大項目的密集實施,有效帶動了該市運輸、建材、旅游、金融、勞務等行業快速發展。
同時,隨著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循環經濟園區等園區項目的相繼建成,該市吸引了一大批新型工農業項目在園區開工,逐步形成了層次分明、特色鮮明、相互支撐的項目集中區,對調整和優化該市工農業產業結構起到了積極作用,并為全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