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市按照“因企施策、穩步推進、維護穩定、提高質量”的思路,以盤活存量資產,徹底實現國有企業民營化,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堅持“兩置換、一保障”和“五個整體、一步到位”,防止國有資產不流失,確保職工合法權益的原則,促使全市企業改制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56戶企業改制任務,24戶國有企業已全部完成改制,國企改制面達到100%。
通過改制后重組資產10416萬元,安置職工2038人,財政實收益1858萬元。
大膽探索企業改制力求實效在深化企業改制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將糧食、二輕、供銷系統企業全部納入改制范圍。全市需改制的國有、集體企業達61戶,其中,市屬國有工業商貿企業24戶,糧食企業12戶,供銷企業7戶,二輕集體企業18戶。
為全面推進企業改制工作,臨夏市大膽探索,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綱領性文件;市企業改制領導小組就多數企業遇到的問題出臺了統一政策;市企改辦承擔具體操作。在市屬國企改制中,臨夏市根據“動產權、轉機制、變身份、增效益”的原則,堅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通過產權轉讓,解除政府對企業的無限責任;通過轉換機制,健全企業內部法人法理結構;通過轉變職工身份,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宜的新型勞動用工關系;通過改革,最終實現“國家增稅,企業增效,員工增收”的目的,結合國家、省、州有關政策規定和企業的基本現狀,選擇了產權轉讓、股份合作制改造、破產等改制形式,力求企業改制取得實效。
嚴格把關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企業改制工作是一項復雜而政策性極強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難度大,尤其是直接涉及到改制企業和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
為順利推進企業改革,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臨夏市從審計評估、資產核銷、職工滿意、方案審查4方面入手,對所有改制企業進行先審計后評估。在堅持依法審計、依法評估的基礎上,由市深化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最后確認,確保企業資產真實可靠;對每一戶改制企業的資產損失進行核準核銷,對負資產、零資產以及企業的負債,認真反復加以審核,資產及債務處理向企業傾斜,盡可能予以作價處理或沖減、沖銷,既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維護了企業和職工的利益,又實現了通過改制,幫助企業甩掉包袱,輕裝上陣的目的;臨夏市還要求企業的改制方案必須先與職工見面,反復征求職工意見,以贏得廣大職工的信任,提高職工的滿意程度為標準,并以確保職工利益為前提,保證職工有業可就,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為使改制方案盡量嚴謹、完善,市企改領導小組在預審改制方案時,嚴格把關,認真討論改制方案的可行性,實現了企業改制增效、職工增收的目的。
成效顯著改制企業健康運行針對企業面對的特殊困難和實際情況,臨夏市采取內部協議轉讓、公開轉讓、先分離后出讓、職工全員受讓、原經營班子受讓等多種產權轉讓形式,同時,在資產評估、損失核銷、職工身份置換、退休、養老、醫療等方面,給企業最大優惠,既充分體現了政府讓利于企業、職工的原則,又符合企業實際,激發了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積極性,為企業二度創業,加快發展創造了條件。
市建材廠整體受讓后壓縮管理人員近一半,并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職工籌資100萬元用于發展生產;市飲食服務公司自籌436萬元用于經營,經營狀況良好,職工人均增資150元。
目前,全市改制企業已基本上按改制方案進行生產經營、落實政策、職工思想穩定,生產經營正常。
56戶已改制企業中,有46戶企業建立了法人治理機構,并設置了較為合理的股權,有19戶企業辦理了產權轉讓合同并領取了營業執照,32戶企業兌現了職工身份置換補償金,與員工重新建立了勞動關系;24戶企業已交付或部分交付養老、失業、醫療保險金。全市共收繳養老失業保險金235元,醫療保險金202萬元。為保證改制企業持續發展,臨夏市對改制企業進行了檢查驗收,對企業職工安置、養老、醫療、保險等落實情況進行了回訪、督查,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當地實際,切實可行的改制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