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 測謊能斷家務事
全國40余名偵查專家來蘭向“中國測謊第一人”學技術;專家表示測謊技術走進民間是一種必然趨勢
專訪
測謊準確率:98%
本報記者專訪犯罪心理測試專家
本報記者 郭濤 陳永君 為您報道 昨日,來自全國公安、檢察系統及政法院校的40余名偵查專家云集蘭州,在“中國測謊第一人”武伯欣教授、北京人民警察學院測謊專家顧紅梅以及我省測謊第一人范剛教授等專家的指點下學習測謊技術。
昨日一早,聽說來自全國各地的偵查專家們已到了蘭州,正在向“中國測謊第一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甘肅政法學院特聘教授武伯欣取經,記者也慕名而去。只見諾大的課堂內座無虛席,臺上,武教授興致勃勃傳授經驗;臺下,學員們神情專注邊聽邊記,并不時地小聲在談討著。據悉,經過為期10天的學習,學員們將拿到相關的合格證書。
范剛教授介紹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測謊儀已被廣泛應用于刑事案件的偵破中,它不但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排除無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會對犯罪分子產生威懾。
專家點擊:武伯欣,犯罪心理分析、測試專家,10多年來親自參與疑難案件的偵破近千起,在全國公安刑偵界享有很高聲望。
記者:測謊技術的準確率能達到何種程度?
武伯欣:根據我們接手的案件,測謊結果的準確率能達到98%。
記者:您有一個觀點,就是測謊技術三分在機、七分在人?
武伯欣:測謊結果準確率與否關鍵在人,“李鬼”式的測試“專家”是不能得出正確結論的。
記者:測謊技術能否在商業等領域得以應用?
武伯欣:能否用于其他與案件偵破無關的領域,我國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測謊技術目前在司法機構還是一種嘗試,沒有正式應用。
記者:如果個人或企業邀請您去測謊,您愿意去嗎?
武伯欣:我們對民間的、帶有商業性質的測謊要求一概拒絕。
記者:在測謊過程中,是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會被攻破?
武伯欣:不能說所有的謊言都能被攻破。凡是涉案的人,因為已經在確定的嫌疑人范圍內,所以基本上通過犯罪心理測試能夠確認他是否犯罪。實際上,我們反對測謊的這種提法,它實際上叫測真。(陳永君 郭濤)
專家點擊:范剛,甘肅政法學院副教授、犯罪心理測試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協助有關部門偵查各類重特大疑難案件80多起。
記者:測謊技術將來有沒有可能在生活領域應用?
范剛:測謊技術目前還處在普及階段,但從長遠來看,這一技術會越來越被看好并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因此,民間測謊機構的出現及測謊技術在民間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
記者:一些貪官面對調查總是三緘其口不愿說出贓款下落,對此,用測謊技術能否奏效?
范剛:肯定能奏效,通過測謊技術,能分析出貪污的方式、數額等詳細內容。也能確認贓款是被揮霍還是被轉移,如果被轉移,通過其心理痕跡能辨認出轉移方向。當然,貪污者是否說謊,測謊儀能夠傳遞有關信息供測謊人分析。
記者:對于小孩撒謊、夫妻猜疑等家務事,測謊儀有無用武之地?
范剛:專業測謊人士參與案件偵破,需經縣級以上有偵查權的部門委托。從理論和功能上來說,如果有必要的話,測謊技術能夠走進家庭生活,幫助主人分辨是非。但由于傳統道德觀念以及測謊技術本身定位等因素的影響,要想利用測謊技術斷家務事很難,用了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陳永君 郭濤)
紅藍綠曲線 拽出內心秘密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設在甘肅政法學院的我省惟一犯罪心理測試技術研究中心“探秘”。
這是一間與普通房間并沒有多大區別的房子,面積大約有40平方米,距門口一步之遙是一塊與其他材料連接的透明玻璃,外面的人可以透過玻璃看清被測者的一舉一動。范剛教授介紹說,測謊儀上連接著皮電、呼吸、脈搏三個傳感器,傳感器可將接收到的生物信號通過轉換裝置變為電信號,以圖譜的形式在電腦上顯示出藍、紅、綠顏色的曲線,通過波形變化來判斷被測人是否說謊。(郭濤 陳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