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的戰略部署
——寫在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意見出臺之際(上)
長期以來,蘭州受制于獨特的地形地貌,騰飛的翅膀總是難以舒展。在深入實施省委區域發展戰略的當下,“中心帶動”的思路拓寬了蘭州發展的視野。
蘭州要加快發展、率先發展、跨越發展,發揮中心帶動作用,就必須“反彈琵琶”,跳出老城區,尋找和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一個目標的提出順理成章:開發秦王川、建設新城區,奮戰三五年、實現大跨越。
這個宏大戰略構想的提出及實施,讓河谷省城——蘭州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轉機。
一
蘭州期待華麗轉身。適逢其時出臺的“再造蘭州”戰略構想為其搭建了跳躍的平臺。“再造蘭州”戰略構想的基本內涵,有16個字:“跳出老城建設新區、跨越發展再造蘭州。”具體來講,就是要在繼續抓好老城區發展的同時,尋求新的發展途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通過積極推進蘭州新區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增容擴區,以及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著力破解發展難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力爭通過5至10年的努力,在城區面積拓展和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蘭州。“再造蘭州”戰略構想的一個核心就是要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11月16日,省政府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指導意見》,這是一個標志性的節點,蘭州新區建設已被提升到全省發展戰略的高度。
《意見》充分闡述了開發建設蘭州新區的三個重要意義:有利于破解蘭州發展的瓶頸制約,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優化配置生產要素,加快轉變生產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壯大經濟實力,實現“中心帶動”跨越發展的目標;有利于在蘭州市以及全省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生產要素的集聚,充分釋放這一區域的發展潛能,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引擎”,構建與產業體系相配套、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城市構架,形成統籌發展的功能布局,輻射帶動全省經濟加快發展;有利于發揮蘭州市作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特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發展成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和支撐區域。
二
跳出老城區,尋找和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這已是蘭州發展的必然。
蘭州新區建在哪兒?從蘭州實際出發,著眼長遠發展,答案只有一個:秦王川。
秦王川位于蘭州、白銀兩市的結合部,地處蘭州、西寧、銀川三個省會城市共生帶的中間位置,既是蘭州的窗口,也是我省對外開放的門戶。這里土地比較廣袤,地勢平坦開闊,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區位和交通條件上來講,秦王川距離蘭州較近,擁有省內最大的航空港,國道、省道、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即將開工建設的蘭州至張掖城際鐵路也要從這里通過。對秦王川的綜合開發,宋平等一些在甘肅工作過的老領導和歷屆省委、省政府都很關注,特別是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秦王川綜合開發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快這一區域的開發建設,有利于加快推進蘭白核心經濟區發展,也有利于蘭州發揮溝通沿海與內地、聯通西部邊疆和中亞戰略通道的地緣優勢,構建支持新疆、西藏發展和面向中亞西亞間國家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平臺,形成對周邊地區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戰略新高地,提升蘭州和甘肅對外開放的新形象。
同時,該區域水資源比較充足,可承載起100萬人口的城市。
蘭州市大膽構想、科學論證,規劃出806平方公里的面積來承載新區的建設。其中有中心發展區、生態休閑商住區、現代農業和生態建設示范區、荒山丘陵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四個大的功能分區。
三
“寬視野、大手筆,高起點、遠謀劃”,蘭州新區規劃秉承了這一宗旨。從一開始,就把規劃放在首要位置,堅持規劃先行。“寬視野”就是要以戰略思維、世界眼光審視規劃工作,把蘭州新區的發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大格局中來思考、來謀劃、來定位,做到體現特色、引領潮流。“大手筆”就是要確立一個具有現代理念和前瞻意識的新區規劃。“高起點”就是要多出精品、不出敗筆,多留“遺產”、不留“遺憾”。“遠謀劃”就是既為當前的發展創造條件,也要為今后的發展留有余地。
規劃先行的同時,蘭州新區建設還堅持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先行。目前,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已先行一步。一方面,全力建設新區與老區連接的快速通道。另一方面,新區內的道路、給排水、供電、供氣、電信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也同步展開。同時,著力實施“千塘百湖”建設工程和百萬畝生態林綠化工程,努力把蘭州新區建設成為現代時尚、宜居宜業的生態綠城和多湖水城。
項目建設是新區開發建設的生命線。9月19日,蘭州新區管委會籌委會與三一重工集團在蘭舉行項目簽約儀式。這是蘭州新區迎來的第一個產業大項目。
之后的9月29日,蘭州新區集中簽約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
可以想見,隨著一批又一批項目的開工建設,新區將掀起一個大干快上的開發建設熱潮。
不久的將來,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區必將會在秦王川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