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推進蘭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訪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蘭州市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落實省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四強”行動,全力做好“五量”文章,在新征程上全面加快蘭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用實績實效書寫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篇章。
努力在做強經濟上先發力、帶好頭。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聚焦投資、消費、出口等關鍵領域攻堅發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突出項目建設這個重中之重,全面落實前期攻堅、團隊服務、三個清單等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項目謀劃凝煉、催化熟化和落地建設水平,以項目大建設帶動大投資、促進大發展。著力推動消費升級,注重培育新型消費模式和消費場景,加快恢復旅游、餐飲等消費市場,推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建設區域消費中心。著力拓展開放空間,有效發揮國際陸港、國際空港和綜合保稅區等平臺功能,推動“蘭州號”國際貨運班列提質增效,加快發展跨境電商、保稅加工、轉口貿易等外向型經濟,傾力打造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城市。
努力在做大產業上先發力、帶好頭。把落實強科技和強工業行動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抓手,著力重振“蘭州制造”,加快構建結構更合理、動力更強勁的現代產業體系。強科技方面,以深化“蘭白兩區”建設為重點,引導支持在蘭高校院所和各類企業強化科技創新,搭建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實施榆中生態創新城、蘭州科學城等重大平臺項目,促進科技型企業和科技型產業蓬勃發展,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強工業方面,發揮蘭州新區產業發展“主戰場”作用,圍繞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和“四新”產業體系,加快實施蘭州石化“減油增化”、窯煤能化共軌、連鋁源網荷儲等重大轉型升級項目,引進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力爭“十四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翻一番,在振興實體經濟上取得重大突破。
努力在做美城市上先發力、帶好頭。堅持以精致理念引領城市發展,加強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和形象品質。緊盯交通暢行“1234”目標,強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蘭張三四線、中通道、北繞城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全面抓好重點疏解項目,系統構建“三廊五軸”市區路網。穩步實施城市有機更新,有序改造提升老舊小區、市政設施和管廊管線,圍繞構建“15分鐘生活圈”補齊城市功能短板。深化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系統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堅持城鄉協調融合發展,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接續建設美麗鄉村。
努力在做優環境上先發力、帶好頭。在做優生態環境上,堅決扛起生態保護政治責任,認真貫徹黃河國家戰略,統籌推進氣水土綠協同共治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積極構建蘭西城市群生態廊道,實施百萬畝國家儲備林等重大生態工程,抓好國家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讓金城綠、黃河清、蘭州藍成為常態。在做優營商環境上,緊緊圍繞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實踐樣本城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一體化、標準化建設,提升“小蘭幫辦”品牌效應,提高政務服務資源配置效率,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便捷、更高效、更滿意。
努力在做實民生上先發力、帶好頭。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扎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著力促進群眾就業增收,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充分運用稅收、社保、公益等分配調節機制,多方拓展低收入群體增收渠道。持續發展教育、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社會事業,統籌做好助殘、救孤、濟困、慈善等福利事業,盡力為群眾創造更高品質生活。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抓手,以“社工委”平臺為載體,深入推進“平安蘭州”建設,建立健全疫情常態化防控、社會治安防控、現代城市災害防治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體系,不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提高城市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