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麥積區按照“大抓大路菜,狠抓設施菜,強力推廣復種菜”的工作思路,采取“區上辦大點、鄉鎮保任務、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的工作措施,多措并舉給力蔬菜產業發展,全區蔬菜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截止6月底,全區共完成蔬菜種植7.65萬畝,占任務的61.2%。其中,春播蔬菜4萬畝,越冬大蒜3.1萬畝,復種蔬菜0.55萬畝,特別是以日光溫室、優化大棚為主的設施蔬菜建設全面鋪開,已完成2515畝,占任務的79.84%。

——土地流轉助推蔬菜產業規模化發展。按照《麥積區蔬菜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以三新陽片區和城郊河谷川道淺山地區重點鄉鎮為核心,大力發展日光溫室蔬菜,著力擴大優化大棚蔬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蔬菜,加快“一區一園三基地”建設,實現蔬菜生產向設施化、精細化、無公害化和高效化方向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該區堅持把土地流轉作為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的重點,在重點鄉鎮成了由區鄉(鎮)領導、農技人員、村組干部組成的土地流轉工作組,全力開展土地流轉,有力地促進了蔬菜產業基地建設。據統計,前半年該區已累計完成土地流轉1350畝,并全部交付使用。

——多渠道籌資提升蔬菜基地建設規模和檔次。一方面,整合項目,加大扶持。至目前,累計整合各類支農資金698萬元,其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農產品基地項目64萬元,扶貧11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200萬元,區財政專項補助200萬元,其它項目124萬元,重點用于新陽、中灘、甘泉等蔬菜生產示范基地水、電、路配套基礎工程建設;農業、發改部門申報市列財政專項扶持項目2個,爭取項目資金35萬元,加快了蔬菜示范小區建設進度。另一方面,通過落實扶持優惠政策,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支持基地建設步伐,先后引導天水民達、天水華倫多等農業公司及昊馨、海豐、吉順等專業合作社以各種形式投資建設日光溫室和優化大棚,有效彌補了建設資金不足,提高了基地建設規模和檔次。

——部門協作加快蔬菜基地配套設施建設。該區將蔬菜產業發展列入全區50項重點工作和25個農業綜合示范點建設內容,建立了部門協作聯動機制,要求發改、財政、扶貧、農業、農綜、水務等部門從資金和項目安排上向設施蔬菜基地傾斜,積極改善基地配套設施條件。與此同時,該區采用選派技術骨干和聘請專家授課等形式對生產管理人員從育苗移栽、病蟲防治、安全用藥、肥水管理、建棚標準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中灘、甘泉等鄉鎮還自發組織本鄉鎮蔬菜生產企業和大戶赴寶雞陳倉區和武山、甘谷等兄弟縣區學習取經,解放了思想,開拓了視野,提高了設施蔬菜生產管理技能。

——優惠政策扶持推促蔬菜基地提質增效。為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蔬菜生產,該區修訂完善了三新陽片區“兩個最大”建設扶持優惠政策,出臺了《麥積區農業特色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獎勵辦法》,決定繼續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發展蔬菜產業成績突出的龍頭企業、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進行扶持獎勵,前半年,該區已扶持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5個,在城郊和三陽川等重點區域示范帶動種植大戶20戶,同時,積極幫助企業規劃設計,制定技術標準,指導大棚建設,引導蔬菜生產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有力地推動了蔬菜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