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扎實開展衛生精準扶貧工作
——麥積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綜述
(五)

(衛生信息采集培訓會)
精準扶貧工作實施以來,根據省、市精準扶貧工作會議和“1+17方案”的具體要求,麥積區嚴格按照省、市及區委的安排部署開展工作,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落實工作保障,積極開展幫扶工作
麥積區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及時召開了會議安排部署,成立了衛計系統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按照省、市《精準扶貧衛生支持計劃方案》的要求,結合我區衛計工作實際,制定了《天水市麥積區精準扶貧衛生支持計劃方案》和村衛生室建設作戰圖,為全區精準扶貧衛生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從衛計系統選派140名干部到5個鄉鎮的8個村進行幫扶,并選派了四名科級干部及八名一般干部作為村委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常駐到黨川鄉黨川村、石咀村,利橋鄉秦嶺村、蔚民村開展幫扶工作。組織幫扶隊員多次深入幫扶村和幫扶戶了解各自幫扶戶生產、生活情況,根據實際需求情況,制定完善幫扶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使貧困戶早日脫貧。

(督查精準扶貧)
——積極籌劃,衛生支持計劃有序實施
一是制定了《麥積區2015年村衛生室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專門安排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經常深入鄉鎮、衛生院、村,積極協調、督促村衛生室建設工作,并且按照市上精準扶貧“四個提前”(2016年村衛生室建設任務提前到2015年完成)的工作要求,我們加班加點,積極協調各方力量,確保了“四個提前”的任務順利完成。2015年建設的92個和2016年建設的1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已全部完成,截止現在,全區170個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
二是建立了區級免費進修培訓基地。建立了以市二院、廣濟醫院和區婦保院為主的區級免費進修培訓基地,開展了鄉鎮衛生院人員和鄉村醫生的進修和培訓工作。今年對全區所有的536名鄉村醫生,分期在廣濟醫院的內科、外科、中醫科、護理、急救等臨床科室輪換進修學習實踐技能一個月。按照省市區精準扶貧衛生支持計劃實施方案要求,貧困村鄉村醫生進修,進修時間為6個月,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學雜費及生活補助,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開展。落實鄉村醫生每周到鄉鎮衛生院上一天班或每月上一周班制度,不斷提高鄉村醫生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了鄉村醫生管理檔案,使村醫的管理走向正規化、科學化。
三是充實了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力量,精準扶貧工作開始以來,著重加強了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才的培養培訓和招錄工作。今年,從鄉鎮衛生院選拔了13名具有一定技能的醫師參加了全科醫師的培訓,分別在市衛校進行了理論學習、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了臨床實踐的學習,選拔了12名業務骨干,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了進修,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實用技術,提升了鄉鎮衛生院的服務水平。同時,7月份與區人社局協作向社會招錄了10名醫務人才安排到鄉鎮衛生院工作,進一步充實了鄉鎮衛生院的實用技術人員。
四是建立引導醫療衛生人員到貧困鄉鎮工作的政策機制。6月份開始,從市二院和婦幼保健院選配的208名醫師已到23個鄉鎮衛生院定期開展多點執業服務,平均每月工作3天,累計接診2000余人次,開展健康教育指導70余次。“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的11名支農隊員分別在進駐中灘、元龍、石佛三家衛生院開展支農工作,成果顯著。從市衛計委和區衛計系統選派了5名符合條件的優秀干部到貧困衛生院掛職副院長,提高了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和水平。
五是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和提高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嚴格落實貧困參合人口政策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政策,在省上對新農合報銷平臺進行更新的同時,為確保政策落實不走偏,我們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在報銷過程中進一步核實信息,確保報銷政策落到實處。提高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工作有序實施,我們已與平安保險麥積分公司做好了“從2016年起,將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的政策有效落實的前期準備工作,2016年正式啟動此項工作。截至目前,全區收繳2016年新農合參合金工作已全部完成目標任務,參合人數432410人,參合率95.46%。
六是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信息采集和錄入工作有序順利。按照省市工作要求,成立了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信息采集和錄入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局業務骨干10人分片對各鄉鎮、道北街道辦事處錄入扶貧專網的衛生扶貧信息進行復審,23個基層衛生院確定了23名業務人員經常同鄉鎮銜接,負責數據信息填報、修改,確保了衛生扶貧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截止目前,衛生扶貧戶級采集表(附件1-9)和村級采集表(附件2-7)經過多次修改、審核,已全面完成了信息采集和錄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