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和六盤山特困片區國家重點扶持縣區,現轄17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379個行政村,總人口63.5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5.4萬人。2014年精準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24589戶10.3萬人。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該區緊緊圍繞“六個精準”要求,緊盯減貧目標,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抓手,以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群眾生活質量為目標,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培育發展富民產業。開展“培育產業增收年”活動和以“人均1畝果蔬園,戶均1人搞勞務,戶均出欄2頭大牲畜,家庭收入3萬元”為主要內容的“1123”增收工程,持續帶動貧困農民增收致富。

——出臺扶持農業產業發展的新舉措。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專門制定《麥積區扶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辦法》、《麥積區農業特色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獎勵扶持辦法》、《麥積區助推雙聯行動發展放養雞產業扶持辦法》,為農業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強化資金支撐力度,區財政年均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發展壯大果品、蔬菜、畜牧等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搭建融資平臺,為各類龍頭企業協調落實貸款6.84億元,區財政累計墊付利息6396萬元。目前,全區累計建成萬畝以上林果基地6個、千畝以上基地140個,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72個,發展設施蔬菜9.25萬畝;培育發展重點龍頭企業216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756家、家庭農場68家。

——探索發展富民產業的新模式。積極探索企業與貧困農戶利益鏈接機制,在林果產業發展上,堅持整流域流轉土地、企業總體承包經營,通過建立“由企業墊資統一流轉土地建基地,墊付前5年生產費用,將已建成的果園返包貧困戶分戶經營,果品收益后逐年返還企業墊付費用”等發展模式,引導貧困戶以帶資入企或轉包土地的方式投入產業發展。在生態放養雞產業發展上,采取“貧困戶以政府補助資金入股龍頭企業,并接受技術培訓、參與管理、投勞取酬”和“企業提供種苗和技術服務、農戶分戶飼養、由企業保底回收”等的方式,帶動貧困農戶參與生態放養雞產業發展。

——培育適合貧困村發展的新產業。堅持把發展富民產業作為減貧致富的主渠道,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精準謀劃、合理布局,有組織有規模地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林果、養殖、蔬菜產業已覆蓋全區379個行政村,其中17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均確立了主導產業。圍繞“林果業適宜區全覆蓋”,發展“花牛”蘋果產業40.3萬畝,全區林果面積達到65.2萬畝,其中13716戶貧困戶發展林果產業6.67萬畝;積極在河谷川道區發展設施蔬菜3.3萬畝,其中149戶貧困戶發展設施蔬菜241.48畝;在林區林緣區發展以標準化放養雞和肉牛為主的養殖大戶137戶,年畜禽飼養量350多萬頭(只),幫扶帶動320戶貧困戶發展畜牧養殖;在不適宜發展果品、蔬菜、畜牧產業的貧困村,積極引導貧困群眾外出務工、增加收入,組織輸轉務工人員11.15萬人(次)、創勞務收入16.67億元,其中組織輸轉貧困戶務工人員2.3萬人(次)、創勞務收入1.1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