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都說“勞動最美麗”,臨近“五一”勞動節,讓我們把視線聚焦在這樣一群“最美麗的人”身上。他們來自全區各行各業,他們愛崗敬業、求實創新,甘于奉獻、心懷大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充分體現了麥積廣大勞動者的優秀品質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為了展示勞模風采,弘揚勞模精神,營造“尊重勞模、學習勞模、爭做勞模”的社會氛圍,現將受到表彰的麥積區勞動模范事跡予以刊登。
最美生態守護者
——記麥積區林業局高級工程師葉友恩

葉友恩,男,漢族,本科文化程度,中共黨員,林業高級工程師,現在麥積區林業局工作。他自1989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和果品產業發展,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比較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葉友恩從一名林場技術員做起,先后擔任過區林業局調查設計隊隊長、林業工作站辦公室主任。他熱愛林業事業,作風嚴謹,工作扎實,勇于創新。他熟悉麥積區自然條件和林業發展狀況。他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造林科學,林果產業發展超前,造林建園成活率高。他調查規劃,編制方案,申報項目,技術指導,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自己平凡而有益的人生。他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勇挑重擔,為麥積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和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由于他工作突出,曾經被區委、區政府評為“2013年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個人”,在 2014年 “最美天水人”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他被天水市委宣傳部和精神文明辦評為“最美生態守護者” ,他曾多次被林業系統評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自參加工作以來,葉友恩多次參加過國有、集體林森林資源調查和林權頒證。他在國有街子林場工作期間,建立了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檔案,編制了林場森林分類經營方案。他在林業站工作期間,編制了“麥積區長防林建設總體規劃”、“麥積區薪炭林基地建設規劃”、“麥積區滅荒造林規劃”和“三北”防護林建設三、四期工程規劃,并且完成了“三北”防護林建設二期工程成果調查等專業技術工作。在麥積區先后啟動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五期等林業生態重點工程之后,他參與編制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麥積區實施方案”、 “麥積區退耕還林還草總體規劃”。他積極投身工程建設,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他從春季規劃設計開始下鄉落實地塊、面積,不怕吃苦詳細調查規劃區的每一道山梁和溝坡,力爭適地適樹,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全面發展。工程實施過程中他包片包鄉,自始至終堅持在工地一線,嚴格把整地栽植關、苗木質量關。下鄉期間他很少回家,白天忙在工地,晚上和村干部交換意見,研究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2011年他技術指導完成的北山生態產業示范園麥積段核心區綠化,引進11種彩葉觀花樹種和攀援綠化灌木,建成園林小品景點5處,集成干旱造林綠化技術,雪松、灑金柏、爬地柏等針葉樹平均成活率達到85%以上,欒樹、銀杏等闊葉樹平均成活率達到90%以上,建設區新增綠化樹種26種,林木覆蓋率達到91.6%。
近年來葉友恩先后主持、參與完成省、市、區列科研項目14項。經組織驗收,有2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5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他曾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獲區科技進步一、二等獎9項。他主持完成的“早實核桃良種繁育與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天水北山生態產業園綠化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分別獲得天水市和甘肅省職工經濟技術成果獎。目前他正在主持實施科研項目“油用牡丹栽培技術研究”和“無刺花椒引進栽培技術研究”。他在渭北半干旱區生態工程建設中通過規模工程整地,全面推廣徑流集雨林業技術、截干蘸泥漿栽植、澆水滲坑,生根粉浸根、樹盤塑料薄膜覆蓋等實用技術,造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他先后編印《花椒豐產栽培技術》、《早實核桃豐產栽培技術》培訓材料5000份。2015年他以核桃產業發展基地和300畝以上規模村為重點,舉辦核桃栽培技術培訓班15期,培訓人員800人次。
葉友恩為人正直,光明磊落,胸懷坦蕩,對待同志有一顆火熱的心腸,對老同志他忠心愛戴,對待體弱多病的同志他倍加關心,對待年輕同志他關懷照顧。他以身作則,始終把艱苦的工作留給自己。他言傳身教,幫助年輕人搞好工作。他是一名深受廣大職工稱贊的好同志。
高尚的情操引導人、優秀的品德鼓舞人。他正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去,為再造山川秀美的新麥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