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年來,麥積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任務,結合行業特點,立足崗位工作實際,以爭先鋒、創一流的行動,全面貫徹從嚴治黨要求,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積極投身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在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扶貧攻堅、保障民生改善、維護和諧穩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涌現出了一批戰斗力強、先鋒模范作用好、業績突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七一”到來之際,現開設“先鋒引領”專欄,陸續刊發部分受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典型事跡,供大家學習借鑒。
村里百姓的“貼心人” 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記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胡愛元

胡愛元,2005年1月當選為馬跑泉鎮大柳樹村委會主任,2013年3月任大柳樹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他始終如一地做到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廉潔自律、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將黨支部建設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身作則,團結和帶領大柳樹村支部全體黨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全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黨建政策的“土行家”
胡愛元常說:“支部書記不清楚黨建政策,就跟莊稼漢不懂如何種地一樣,成了名副其實的外行,那肯定不成。”在平時,他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路線方針政策,無論是支部辦公桌上,還是家里的床頭,都能找到黨建書籍。晚上睡覺前,他總要翻開自己的筆記本,記上好幾頁。他還常常跑到鎮上的黨建辦,向比自己年輕的組織干事請教學習。就這樣,通過日累月積的學習和點滴總結的工作經驗,他成了村內黨建政策的“土行家”。在做好個人自學的同時,還帶領支部廣大黨員認真學習政治理論。特別是今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他組織黨員采取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等多種辦法學習。在支部黨課上,按照學習計劃,他將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重點篇目,逐字逐句講解給每一位黨員聽。
抓班子帶隊伍的“好當家”
“村黨支部有沒有戰斗力,村干部在群眾心里有沒有威信,關鍵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胡愛元找機會與其他班子成員聊天談心,了解他們的看法。為了搞好支部團結,村里成立了群眾議事小組,成員由村里較有威望的村民組成,每當遇到事情他都會召集支部黨員和議事小組成員開會,征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議事小組成員的意見和看法,絕不個人說了算。對于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辦事公開。在他的倡導下,村里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同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利用黨課、黨員冬訓、“黨員固定活動日”等加大黨員教育管理,在精準扶貧中帶頭幫辦事實。通過支部“好當家”的帶頭,所在黨支部被上級黨委多次評為“先進黨支部”,2016年被區委、區政府命名為“先進村”和“基層黨建示范點”。
村里百姓的“貼心人”
對于農民群眾來說,喊十句口號,不如做一件實事。2013年來,他始終情系群眾冷暖,心為百姓解憂,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村黨支部的重要議事日程。 新建村民綜合服務中心一處,共260平方米;通過一事一議硬化了全村到自然村戶道路,解決了5個自然村400余戶1800多人的出行困難。同時,切實解決了該全村300余戶1400多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問題。去年,村民常桂蘭,丈夫因車禍去世,本人患肝硬化需長期治療,當時便協調鎮上解決了6000元的住院費,后來他又主動聯系幫扶單位區民政局,協調解決臨時生活救助2.3萬元,解決了該戶的燃眉之急。
脫貧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他把全村37戶貧困戶根據其致貧原因進行了分類,制定出了符合他們境況的幫扶計劃。為貧困戶中的12名殘疾人員辦理了殘疾證;為18戶患慢性病而因病致貧的貧困戶,爭取了臨時生活救助7.8萬元,緩解他們長期就醫用藥費用大的壓力;為4戶患大病住院的貧困戶,通過大病醫療救助給他們報銷了5.06萬元的醫療費。針對14戶危房的貧困戶,他一戶一戶上門了解情況,根據每一戶不同的情況,逐步完成改造。同時,立足地理優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果品種植,依托南山花牛蘋果基地,動員蘋果種植戶擴大種植面積,新建優質花牛蘋果1600多畝,引導已形成規模的大戶成立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未脫貧的貧困戶發家致富的積極性。為方便銷售,他動員村民尹東升利用門口的場地進行蘋果收購,并將村里的閑置空房開辟為蘋果收購市場,免費提供給蘋果收購商,吸引蘋果收購商在村里設點收購蘋果,極大的降低了果農的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