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深幫扶 真抓實干暖民心
——記雷家窯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閆綱

近日,記者來到麥積區五龍鎮雷家窯村。一走進雷家窯村,映入眼簾的是青瓦白墻的靚麗民居、干凈整潔的巷道、寬敞潔凈的文化廣場、造型別致的涼亭靜靜聳立在路邊,順著水泥路一直前行,便來到雷家窯村綜合服務中心。
“老雷!地基一定要夯實,這是娃娃們的教室一點馬虎不得……”剛到學校口,便看到頭戴草帽身材高大的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閆綱站在學校工地上和工人們說著。

閆綱,中共黨員,是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代表人事工作委員會選舉任免處科級干部,目前擔任麥積區五龍鎮雷家窯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2017年9月自從扶貧工作調整以來就一直著手于雷家窯村的包扶工作。他情系群眾,扎根農村,立足崗位,主動作為,認真履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贏得了全村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在推動全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落實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思路決定出路”。閆綱立足雷家窯村精準扶貧,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軟硬兼施,補齊短板,結合交通道路建設、安全飲水、危房改造、異地搬遷、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事業、富民產業七大任務,把任務分解明確到戶,靠實到人,從內容上精準扶貧,找準脫貧致富的路子,把關制定和完善村級產業發展規劃,將精準扶貧工作內容全面精細化,有針對性地制定扶持措施,把改善發展條件和增強發展能力作為重點工作做細做實做足,做到減貧內容精準到村、到人,確保完成減貧任務。

“不拋棄每一戶貧困戶,不放棄每一個困難群眾”,這是閆綱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態度。根據雷家窯村60歲以上老人居多的現狀(達到98人),他積極爭取幫扶單位支持,依托幫扶單位資源優勢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今年在雷家窯村修建投資80萬元老年人活動中心一處;尋求項目資金20萬,拆除重建村學一處。結合雷家窯村實際情況,積極響應國家“廁所革命”號召,準備開展到戶衛生改廁項目,目前正在摸底,群眾對改廁項目普遍積極性較高,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今年計劃要在本村新建衛生廁所。
閆綱根據農戶需求和幫扶單位自身實際,能落實項目的落實項目,能提供技術的提供技術,能提供信息的提供信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折不扣地完成精準脫貧任務。俗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對于貧困戶的來說,他們的心理很脆弱,為了消除貧困戶的思想顧慮,在有效破解貧困戶制約產業結構調整的瓶頸問題上想辦法找路子,閆綱帶領幫扶隊逐戶談心交流,深挖貧窮原因,積極為村民發展出點子、找項目、引資金、送技術,多方搜集致富信息,從單一的小麥、玉米種植結構逐步大面積向特色花椒、核桃種植轉變,尤其在花椒幼苗期和受霜凍無收益情況下,套種黨參、柴胡、馬鈴薯等農作物來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找到了適合雷家窯村發展的扶貧開發新路子,積極實現政府提出的戶戶種花椒的特色產業布局,逐漸轉變了貧困戶缺乏發展信心、小富即安的等靠思想。

“閆書記一直都在關心大家脫貧的事情,前幾天遇到了還問我新工作干著還適應不”,貧困戶雷建國說,雷建國是雷家窯村的貧困農民,妻子亡故,留有五個子女,其中兩個孩子智力殘疾,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僅僅依靠種田維持生計。“像我這樣的家庭,個人又沒有一技之長,為了照顧孩子外出務工也不行,但今年通過閆書記的牽線搭橋,為我申請到了我們村里的公益崗位,甚至在生病時也不忘為我辦這事,這讓我很感動。”雷建國說,現在不僅有了穩定的工作,利用空閑時間家里花椒也能跟著種,有了這公益崗位他們家一年能增8000元的穩定收入。只要勤快肯干,加上在政府的幫扶下,閆綱相信全家脫貧是遲早的事。

村文書雷成富說,去年年11底,由于摔傷,造成閆書記右手小拇指深肌腱和淺肌腱完全斷裂,小指骨裂。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做完手術后三天便要求出院,打著石膏出現在了工作崗位上。為了切實履行職責,在扶貧攻堅的路上不掉隊,到目前為止,他的第二次手術也是一拖再拖。

閆綱作為一名幫扶干部,他帶著對農村的熱愛和群眾的感情,充分發揮精準扶貧滴灌“管道”疏導作用,圍繞“六個精準”,進村組、入農戶、奔走于田間地頭,調查摸底、總結經驗,撲下身子鉆研業務、解民憂、幫民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把對黨的忠誠和工作的敬業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處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采,始終堅守了一名基層幫扶干部的敬業精神。他是萬千扶貧幫扶干部中的一名普通干部,在平凡的崗位上扎實苦干,在脫貧致富的行程中積極作為,致富路上書寫的是群眾致富的希望。在他的帶領下,群眾向黨組織靠攏熱情高漲了,黨組織服務群眾途徑增添了,鄰里之間互幫互學的氛圍濃厚了,社會風氣更好了,雷家窯村精準扶貧工作穩中有進,煥發出了文明和諧的新景象。

(天水在線編輯:付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