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全民閱讀 構建書香麥積
——麥積區圖書館改革開放40周年工作綜述

2005年,天水縣圖書館更名為麥積區圖書館,2011年2月21日全面實施免費開放。現館舍面積2247㎡,藏書17.7萬冊,設有采編室、業務輔導部、《信息簡報》編輯室、借書處、成人報紙閱覽室、成人期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未成年人閱覽室、古籍閱覽室、地方文獻閱覽室、“共享工程”支中心、親子閱讀室、總分館管理中心等13個服務部門。工作人員22人,閱覽坐席303個,年流通27萬人次。在2017年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被文化部評為縣(區)級國家二級館。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和省、市、區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該館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為公眾提供高效、便捷、專業的圖書館服務”為理念,貫徹“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則,多元化補充館藏,狠抓基礎業務建設,全面實施免費開放,積極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強科學管理,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充分發揮了縣級圖書館情報職能、文化職能和教育職能,逐漸探索出了一條不發達地區縣(區)館辦館之路,為保障公眾閱讀權利,構建書香麥積做出了不懈努力。先后獲“國家二級圖書館”、“甘肅省文明圖書館”、“甘肅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甘肅省全民閱讀基地”、“甘肅省共享工程先進集體”、“天水市巾幗文明崗”等殊榮。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免費開放提供保障
該館于1991年從院內平房搬至文化中心大樓,2013年“三館”分設后,館舍增加至2247㎡,基礎設施、專業設備較齊全完善,基本滿足了讀者的閱覽需求。同時,積極爭取專項經費,改造升級硬件設施。2014年爭取到中央補助地方文化事業專項經費30萬元,對館內的窗戶、暖氣、電線、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維修改造。2017年爭取到地方財政經費53萬元,建立親子閱讀室,裝修報告廳,擴建地方文獻閱覽室、資料室、自學閱覽室等,添置讀者用復印機、計算機設備及盆景花卉,美化亮化環境,辦館條件有了新改善。

二、多元化補充館藏,增強文獻保障能力
該館積極爭取區財政支持,2018年館藏量增至17.7萬冊。同時,通過集中采購、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補充館藏,并增加電子書的入藏比例,滿足公眾數字閱讀需求。作為甘肅省圖書館流通站,每年流通新穎圖書2000冊。同時,堅持“藏為所用”原則,體現文獻資源的綜合性、系統性、地方性、實用性和連續性。圖書排架整齊規范,為優化館藏結構,及時做好圖書資料剔舊工作,提高利用率。配備專用紫外線消毒燈,做好經常性的書庫、閱覽室清潔工作,消防設施較齊全,古籍書庫配備有干濕溫度計、空氣加濕器等設備監控環境。現采用甘肅省圖書館Symphony管理系統,對館藏文獻正在回溯建庫,為全區總分館建設提供軟件保障。

三、拓展服務功能,構建書香麥積
(一)提供全面周到優質服務,留住讀者。堅持“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在各服務窗口推行“一愛二推廣四不準”(即愛崗敬業;推廣普通話、推廣微笑服務;不準干私活、吃早點、上網打游戲、與讀者吵架),把讀者滿意度作為檢驗日常工作的標準,確保為讀者提供良好服務。
(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創建活動品牌。把全民閱讀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專人負責,每年制定活動計劃,重大活動制定詳盡可行的實施方案。從元旦、春節開始,4.23世界讀書日、“六·一”、暑期黃金季、重陽節、全民讀書月等,大小活動不斷,發揮了社會教育職能,提高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來,掀起全民閱讀熱潮。每年舉辦活動20多項,參與公眾上萬人,形成了“悅讀麥積”、“麥積區讀書節”、“讓我們在閱讀中健康成長”等品牌活動。
(三)關注弱勢群體,體現人文關懷。建立了未成年人閱覽室、親子閱讀室,購置少兒閱讀學習機,開辟活動作品展覽墻,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未成年人服務效果顯著。利用流動車不定期走進街子小學、宏羅小學、利橋小學、利橋鎮百花村鐘如希望小學等偏遠校園,為留守孩子們提供免費借閱服務,豐富學生們課外閱讀。同時,制定專門的服務管理制度,關注關心殘障人士、老年人、農民工等閱讀需求。
(四)深入開展業務輔導,推動基層圖書室建設。近年來,發揮中心圖書館業務輻射職能,以“鄉村舞臺”建設為抓手,重點對全區農家書屋進行業務輔導,通過對圖書業務規范和整理登記建檔,了解到每個基層圖書室的文獻入藏、活動開展等情況,平均每年對基層圖書室開展業務輔導10多次,并集中開展業務培訓。

四、發揮“共享工程”資源優勢,延伸服務領域
2015年我館成為甘肅省圖書館中國知網數據庫成員館,豐富了數字資源內容。2016年完成電子閱覽室管理平臺安裝,每年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的延伸服務活動。近年來,依托電子閱覽室共播放視頻培訓、講座 261場次,愛國主義影片120多部,舉辦老年人電腦知識培訓、殘疾人心聲·音頻館使用培訓及青少年網頁制作培訓等,在省圖書館學會及“共享工程”省級分中心的活動中多次獲優秀組織獎,中國知網開通以來檢索下載論文屬全省最多,每年下基層服務10多次,把優秀的文化信息資源送到農村、學校、社區、軍營、機關等地。

五、促進轉型升級,提高數字化服務功能
近年來,我館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重視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充分利用新技術手段支持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創新。
六、開展協作協調,實現館際共建共享
1998年4月與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圖書館簽約“手拉手 結對子”以來,開展了廣泛的業務交流與協作。2011年9月加入關中——天水經濟區公共圖書館聯盟,每年交流全民閱讀活動經驗,交換地方文獻,實現了跨區域文獻信息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謀求共同發展。依托農家書屋,形成總館——分館——服務點三級覆蓋網絡的模式,把“圖書館+”滲透到各行各業,讓閱讀無處不在。創建遍布麥積城鄉的圖書流通站,實現了鄉鎮、學校、單位、社區、商廈圖書流通站全覆蓋。截止2018年11月底,完成20個分館,126個服務點的掛牌。

七、完善志愿者服務機制,彌補人力不足
我館自2013年起開始面向大學生及高三畢業生招募志愿者。每年采取網站和館內招募方式招募志愿者10多人,服務內容從開始的基本工作到現在根據不同學歷進行分類開展活動。同時,不斷完善志愿者培訓資料及優秀志愿者評選機制,使整個志愿者招募、管理、評選、反饋機制更加科學、規范化。

八、加強隊伍建設,培養閱讀推廣人
目前擁有在編正式員工21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員工19人,高級職稱員工2人,中級職稱員工8人,助理館員5人。積極組織職工參加區人事局及業務主管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堅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鼓勵職工參加在職學歷進修,不斷提高職工素質。組織職工每年撰寫論文,多篇論文在中國圖書館學會、省圖書館學會征文活動中獲獎,連年被省圖書館學會評為年會征文“優秀組織獎”,業務成果在全省名列前茅。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