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學黨史 真心辦實事
麥積區人社局多措并舉辦好穩就業民生實事
人社工作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就業創業,涉及群眾最根本利益,是群眾最為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麥積區人社局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推動工作有機結合,在回望百年黨史中不斷磨礪初心、激發干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化“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力辦好穩就業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以辦好民生實事的實績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在強化有組織對外輸轉上下功夫。在持續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鞏固拓展重點務工區域的基礎上,將做大優勢工種、做強勞務品牌為重點,進一步促進勞動力省外轉移。舉辦“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暨“2021年春風行動”東西部勞務協作網絡招聘會,堅持“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服務方式,線上提供企業招聘崗位,免費為用工企業和求職人員搭建服務平臺,幫扶有就業意愿的各類人員充分就業,集中舉辦線上招聘會3場次,提供100多個企業24000余個工作崗位。為加快推動節后企業復產和人員復工,發動各級人力資源機構、勞務經紀人和鎮村勞動保障聯絡員,深入全區各鎮和道北街道,做好宣傳政策、提高崗位信息等工作,巡回舉辦線下政策宣傳招聘會20余場次,提供用工崗位900多個,達成用工意向205人。適時進行有組織輸轉,對有意愿外出的群眾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開展點對點輸送,通過點對點有組織輸轉方式,向江蘇等地的企業輸送農村勞動力830多人。強化東西部勞務協作,進一步發揮兩區勞務工作站效能,發布天津市西青區20多家優質企業1000多個崗位及各項優惠政策,做好人員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落實交通補助等政策,大力開展定向輸轉,持續做好跟蹤服務。目前全區已輸轉勞動力10.98萬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54397人;輸轉到省外32103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19836人;輸轉到區外省內40866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7865人;輸轉到區內36843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26696人。
在深入挖掘就近就業潛力上動腦筋想辦法。圍繞擴大有效投資和補好基建短板,啟動實施了一批重大道路交通、重大水利工程、新型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加強各相關部門相互溝通協調,掌握用工需求,推動優先招用低收入勞動力。目前,區內各類建設項目和單位已吸納1.01萬人就業。對全區扶貧車間進行現場調研,了解扶貧車間實際運行情況,確保現有50家扶貧車間良好運行,發揮效益。聚焦生產訂單這個關鍵,在穩固拓寬企業原有訂單渠道的基礎上,繼續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麥積區扶貧車間工作調度會議紀要》精神,積極協調區內外企業將校服、工裝等交由扶貧車間生產,通過天津西青區、中車集團等對口幫扶單位多渠道爭取更多的訂單,確保扶貧車間穩定運行。統籌用好鄉村公益性崗位,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的管理機制,做好人員補聘和規范管理工作,持續發揮好公崗托底就業作用,優先安置脫貧群眾,幫助弱勞力、半勞力就地就近就業。已設立鄉村公益性崗位3430人,吸納已脫貧戶和邊緣戶3430人就業,年撥付崗位補貼3430萬元。出實招支持鼓勵各類人員自主創業,積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農民、退役軍人、婦女、高校畢業生等創業人員,以創業促就業,以就業穩增收。截至目前,已辦理創業擔保貸款72人1215萬元,吸納帶動就業216人。
在做好勞動力培訓上做文章。持續加強各類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重點對已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勞動力開展培訓,增強就業務工能力,實現穩步增收。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將免費參訓范圍由已脫貧勞動力擴大到所有人群。緊盯產業培育、市場需求和勞動力個人意愿,設置電工、電焊、挖掘機(裝載機)、汽車維修等13個含金量高的培訓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確定10家培訓實力雄厚的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對在外地或者不方便參加集中培訓的人員,可由個人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結束后提供補貼資料,按照甘肅省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給予補貼。截止目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101人,其中就業技能培訓315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786人。同時,完善培訓與輸轉一體化機制,為既有培訓需求又有輸轉意愿的勞動力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培訓中對每個參訓學員進行“就業意愿”摸底,針對參訓學員“就業意愿”,分析學員“就業需求”,由培訓機構對接企業、勞務中介機構、人力資源市場提供崗位,培訓結束后舉辦就業推介會,實現就業需求和崗位供給一體化,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