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我無法預計。
網友:近日公布的北京土地供應計劃安排供應總量為6500公頃,有消息說這個供應量攻破了北京“地荒”的理論,您怎么看?您認為這個供應量相比前幾年而言,有實際的增加嗎?
潘石屹:房價在未來能不能穩定,最關鍵的取決于房子的供應量,而房子的供應量又取決于土地的供應量。為了使房價穩定,土地的供應一定要和市場房屋的需求量相平衡。而這種平衡由于房地產市場是不動產的特點,它的區域、品種都要平衡,否則就會出現一些區域的房價暴漲,一些區域的房子積壓,形成新的空置率。
網友:根據SOHO中國的拿地經驗,北京的土地供應有什么特點?目前存在什么問題嗎?
潘石屹:四環外的土地多,四環里的土地少。
網友:“北京市國土局正式公布《2006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北京土地供應總量為6500公頃,其中住宅商品房用地1600公頃,經濟適用住房用地300公頃。但從去年土地的實際供應情況來看,存在巨大缺口,今年為保證計劃的有效實施,將建立計劃執行情況定期協調、通報制度和獎懲制度,對于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執行好的區縣,在當年機動指標或下一年度計劃指標的分配使用中予以優先支持。對于不嚴格執行土地供應計劃、甚至出現違法違紀批地、用地的區縣,在下一年度指標分配上予以削減。”您認為今年的供應計劃能否完成?如果順利完成對日益高漲的北京房價能不能起到抑制作用?
潘石屹:我最近接觸的許多媒體、房地產發展商都非常擔心政府公布了土地供應計劃到底能不能完成,我想這種擔心是基于去年北京的土地供應計劃,盡管宣布得很晚,但是仍然沒有完成,缺口很大。但我想今年,北京市政府會下定決心,完成今年的土地供應計劃,否則今年土地供應量的減少,將會影響明年、后年房屋的供應量,這對抑制房價的上漲是不利的。
網友:為優化土地供應結構,將“鼓勵住宅商品房用地捆綁適量經濟適用住房用地進行開發的建設用地供應”,國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公共配套、基礎設施的功能,商品房周邊相對設施完善,適量經濟房的開發有利于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以往類似回龍觀、天通苑 (論壇 像冊 戶型 樣板間) 等成片經濟適用房的開發造成了交通擁堵等一系列問題,同時這種探索也是希望通過政府引導來避免貧富分區等現象。您是否認同,其操作性如何?
潘石屹:過大面積同一檔次、同一類型的居住物業一定會在這個區域形成災難性的結果。前不久,我在和任志強關于“富人區窮人區”的討論過程中,已經表明了我的觀點,盡管我的支持率不高,但到今天為止我還認為我的這些觀點是對的。
網友:06年建設部提出加大土地供應量,4月-6月將是土地集中放量的高峰時間,你以前說過土地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那隨著土地的供應量加大,是不是預示著房價將有所下降呢?
潘石屹:我也看到了建設部為了穩定房價提出要加大土地的供應,但我同時也看到管土地的國土部門同時提出產量過剩,要控制土地的供應。以北京為例,第一季度北京公開“招拍掛”土地的成交量是非常少的,只成交了6塊地,總共才23萬平方米。
我的博客書市場反應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