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三個人高高興興地照了一張"倒數第一名"的合影
孩子們快放暑假了,放假之前學校組織了一次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的運動會,我和張欣都報名參加了。到了學校才發現,都是“三項賽”,比賽需要三個人,三缺一,于是又臨時拉來了我們的好朋友蔡金菁跟我們一起參加比賽。蔡金菁原來是北大校隊的隊員,張欣每天都堅持長跑,而我從小就在西北黃土高坡的山坡上,每天騎自行車走十幾里的山路去上學。于是我們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做了分工:蔡金菁負責游泳;我騎自行車;張欣跑步。我想,我們三人肯定是最佳組合,拿個名次應該不成問題。
比賽前,學校老師說不要太認真,只是玩一玩而已,不要太注重名次。話一落音,參賽的家長們就異口同聲反對:“為什么不認真?為什么不爭名次呢?”我想,老師想說的意思可能就是毛主席當年說過的,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自行車比賽的路線是繞著學校轉一圈,而學校內的道路長、路口多,我不是非常熟悉,我想還是事先熟悉一遍路線,免得走岔了。張欣對我說,用不著熟悉,你就跟在別人后面騎就迷不了路。我說這不行,如果我是冠軍了,前面沒人帶路怎么辦。我還看到學校為此專門制作了“金牌”。
比賽開始了,我心里想蔡金菁一定會第一個從水里冒出來,就焦急地站在游泳池邊等待,等她出來給我“接力帶”,我就可以出發進行自行車賽。在等待過程中,我發現身旁一位參賽運動員是學校的體育老師,她告訴我說,她是國家隊退役下來的運動員。沒想到總共十幾個組,蔡金菁是第八位出來的。接過“接力帶”后我就拼命地騎車,我騎完之后張欣接過接力帶就拼命地跑,雖然我們三個人都非常盡力,但結果卻是其他人早就到了終點后,我們這個組才趕到終點,結果我們的名次是倒數第一名。看得出來,孩子們都很失望。但再看一看我們的競爭對手,除了國家隊退役下來的運動員,就是身強體壯的老外,大腿比我的腰還粗,我們是唯一一隊中國非專業隊員組成的組合,太低估競爭對手的能力了。后來一想,也好,讓孩子們也看看大人是如何面對失敗的吧!
我們三個人高高興興地照了一張合影,獲得倒數第一名的合影。



孩子和家長都努力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