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深學篤行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決扛起率先發展的時代使命
——訪平涼市委書記王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鮮明宣示中國之路、全面展現中國之治、系統闡述中國之理,給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和奮進的力量。”近日,平涼市委書記王旭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將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始終把“兩個確立”“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把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錨定“3659”發展思路和經濟總量過千億元目標,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奮力譜寫綠色開放興業安寧幸福平涼建設新篇章。
一是緊扣首要任務,興產業、強支撐、增動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先進位。我們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省委構建“一核三帶”、實施“四強”行動的戰略部署,下功夫建強隴東綜合能源、先進裝備制造和文旅康養基地,切實強化產業、項目、科技、人才支撐,推動全市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整體躍升。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全力以赴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積極推進煤電化項目,著力抓好農業產業化項目,謀劃實施節能環保、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光學電子等新興產業,促進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全力打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平涼紅牛、靜寧蘋果3條百億級產業鏈,設施蔬菜、中醫中藥、文旅康養、綠色建材、生態環保、智能制造6條十億級產業鏈,2026年重點產業鏈產值達到1400億元以上。突出項目支撐帶動,把握政策利好,搶抓發展機遇,圍繞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謀劃實施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破解瓶頸制約、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大項目好項目,確保項目儲備庫動態保持在3000億元以上,蓄積培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強化要素供給保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38條政策措施,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完善人才、資金、土地、用水等資源要素,積極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二是突出協調聯動,抓統籌、提能級、促振興,在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上換擋提質。全力實施“強縣域”行動,突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城市更新引領、縣域優勢產業培育、特色園區支撐、重點小城鎮輻射帶動,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筑牢縣域發展底盤。圍繞縣域定位賦型,立足資源稟賦,集中發展潛質好、空間大、比較優勢突出的主導產業、首位產業,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著力構建功能鮮明、經濟繁榮、設施配套、治理有效、普惠共享的縣域發展格局。切實加快城市更新,深入開展規劃引領、交通暢通、基礎攻堅等“十大行動”,打造海綿城市建設精品樣板,優化完善城市路網框架,加快補齊無障礙、適老化設施等短板,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高效推進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整市建設試點,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標準抓建一批鄉村建設示范縣、示范鄉(鎮)、示范村,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城鄉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三是樹牢系統觀念,辦實事、惠民生、守底線,在增進群眾福祉上見行見效。我們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多辦民生實事,一切工作都圍繞促進就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提高城鄉群眾生活品質來開展,每年興辦一批民生實事、實施一批民生工程,更加關注人民群眾“柴米油鹽”的煩惱、“衣食住行”的需求,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民生事業,讓民生福祉更加溫暖厚實。守牢發展底線,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防范化解政治、經濟、生態等方面的風險隱患,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四是堅決從嚴治黨,重基層、樹導向、改作風,在深化自我革命上久久為功。我們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引領和保障各項事業行穩致遠。強化基層基礎,持續深化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黨建工作信息化和“四抓兩整治”重點措施,統籌推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加快紅色領航產業鏈黨建聯盟建設步伐,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樹立鮮明導向,大力選拔在產業鏈發展、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安全穩定等一線敢于斗爭、表現突出的干部,加強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增強各級干部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著力建設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持續改進作風,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肅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著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