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隴上果品第一縣”的秦安縣,生產的蘋果因皮薄、細嫩、色鮮、口味香甜、果型好看而聞名全國,因而也被列為全國蘋果外銷“基地縣”,表彰為全國經濟林建設“示范縣”、“先進縣”,全省林果支柱產業“十強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秦安蜜桃被國家奧運會組委會命名為“中華名果”。
秦安縣歷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林果業放在富民強縣的戰略位置,號召全縣人民“做土的文章,發樹的財”,按照“以生態林建設為中心,百果齊抓,瓜果蔬菜齊發,鞏固提高現有的,興建高產高效優質的林果業”的發展思路,在抓好果品質量的同時大打果品的品牌。
至去年底,全縣果園面積已達32.94萬畝,水果總產量達9.6萬噸,實現總產值2.162億元,其中蘋果面積達23.49萬多畝,果品業總產值占農民總產值的32.19%,果品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6.75%。
建園規模化 產品名牌化
為了高起點、大規模地發展林果支柱產業,秦安縣采取縣上撥一些,鄉上補一些,群眾出一些的辦法,從林業、財政、扶貧、水利等部門多方籌措資金,用于林果支柱產業建設,2000年全縣共籌措資金100萬元,以保證大規模建園的順利進行,同時,推廣引進實用技術,培育引進優良品種,先后引進了中富2001富土蘋果、梨等名、優、新、特品種20多個。經全縣努力,秦安“大地灣”牌果品的商標已登記注冊,成為享譽西北乃至全國的名牌商品,被2000余名經紀人銷往韓國、東南亞、香港及內地沿海等大中城市。
管理科學化 品種優質化
為增加科技含量,加強果園科學化管理,堅持“自采、自育、自造”的三自方針,積極引進繁育名、優、新、特優質苗木,去年完成育苗4500畝,名、優、新、特品種育苗占90%。為了使果園管理規范化,縣林業部門組織廣大技術人員積極開展科技承包,每名技術人員承包一個鄉,建一個科技示范園,還先后聘請加拿大果樹專家熱那,日本果樹專家未勇武雄到現場培訓。另外完成果實套袋280萬個,產生直接經濟效益56萬元。
銷售網絡全民化 林果支柱產業化
為使農民的希望變成現實,實現果品暢銷,縣上成立了果品促銷指揮部辦公室,采取優惠政策,保護外地客商的權益,使秦安果品暢銷無阻,并利用國際互聯網,上網銷售。同時大力宣傳,秦安10多萬勞務大軍在全國各地進行聯絡,形成網絡,使銷售全民化。為了解決暫時賣難問題,縣上引導群眾修建果品儲藏氣調庫,進行反季節銷售,實現果品增值,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培訓果農20期2000人(次),總結出一套儲藏新技術,每斤蘋果最低可增值0.4元,在秦安果品主產區已形成鄉鄉有點,村村有園,戶戶有果窖,人人懂技術的新局面,并形成“山尖戴帽子,山腰纏帶子,山腳穿鞋子,山下扎根子”盆景式欣賞園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