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回春,萬物復蘇。同樣經受過冰雪天氣的襲擊,曾揭開了中國北方旱作農業起源的大地灣遺址,又回到了春的懷抱。

3月12日,當記者來到大地灣遺址所在地的五營鄉邵店、徐洼等村時,只看到山坡上、河灣里人頭攢動,機器轟鳴。懸耕機來回穿梭,松土施肥,古典式的步犁“二人抬杠”起壟覆膜 ,婦女老人壓土整地,青年男子耕耱打耙,鋪成的白色塑料覆膜,與流淌的清水河,吐綠發芽的柳樹,整個構成了一幅搶墑覆膜的春耕圖。

在徐洼村的千畝優質蘋果示范基地里,縣果業局的技術員王世海,,正在給大家手把手的講解老百姓將他圍了個圈,并不停地散發著《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技術》、《常用氮肥特性及施用技術要點歌》,《真假化肥的幾種鑒別方法》等宣傳資料,一出手就搶而一空。

縣委書記陳天雄,在縣委副書記程江芬、縣人大副主任魏天乙等縣上領導的倍同下,輕車減從,帶領農牧、林業、水利、扶貧等農口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也來到了徐洼村千畝優質蘋果示范基地,一邊與村民搭話,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去年的收入情況,一邊給群眾講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指導科技種田。陳天雄書記說著,就挽起褲褪,脫掉外衣,扛起步犁,起壟覆膜,大家也跟著紛紛干起來。村民徐三商感嘆不已,說道:“縣委書記給咱們幫著耕地,我50多歲的人第一次見到”。

隨后,為了幫助群眾進一步理清思路,了解民意,體察民情,幫解民憂,與群眾召開座談會,大家圍坐在書記旁邊,爭先發言,提建議,想點子,話發展。新建的五營鄉徐洼村新紅星蘋果示范基地,占地達405畝,2萬多株苗木已全部栽植結束。


